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0/4/5 9:26:45
选择字号:
新冠病毒夏季自行消失?专家:“靠天”不如靠自己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确诊逾105万。

随着时间推移,北半球即将进入夏季,同时南半球也要迎来冬天。

气温升高后,是否会减弱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新冠肺炎会像SARS或者季节性流感一样,在夏季突然消失吗?

多位专家向《中国科学报》表示,气候对新冠病毒传播的影响不能排除,但通过温度升高控制疫情,希望不大。

温度和湿度影响病毒存活

以往一些有关气候对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传播影响的研究表明,寒冷和干燥的环境有助于病毒性疾病的生存和传播,而温暖和潮湿的环境则会减弱病毒传播。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茂团队收集了1月20日到2月4日间,中国和26个国家共429个城市和地区每日确诊人数与温度数据。

他们发现,温度与病毒传播存在联系。在低温环境下,平均温度每上升1℃,日确诊人数增加0.83人。当平均气温上升到8.72℃时,日累计确诊人数达到峰值。

随后,日确诊人数随着气温进一步上升而减少。

3月9日,论文预印网站SSRN发表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全球病毒网络(GVN)卓越中心的一篇论文,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与纬度、温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社区传播主要沿着东西向展开,中心点均大致沿北纬30~50度分布,平均温度为5℃~11℃,平均湿度在47%~79%。

这些地区暴发疫情的时机恰逢年度温度周期的最低点且最低温度低于0℃。

虽然有数项研究表明高温可能抑制新冠病毒传播,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王其龙等人,3月30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Network Open发表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结论。

论文研究了江苏省淮安市1位有武汉接触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洗浴中心传染了8人的案例。

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仍能存活,且传播性并未减弱。

在此之前,3月19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学者在预印本平台SSRN发表了题为《夏季冠状病毒流行会减少吗?》的研究论文。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重点分析了天气对新冠病毒传播的影响。

结果表明,1月至3月,平均温度高于18℃和绝对湿度大于9g/m3的国家的病例总数实际上少于全球总病例数的6%。

这项研究显示了温暖气候抑制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南半球国家出现的本土传播案例,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比起过去的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对较高温度更为耐受。

“从现有科学文献及新闻报道能看出,新冠病毒存活的适宜温度和范围比较广泛,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相对的高温和低温,都可能具备传染性。

极端低温环境下是否出现新冠肺炎,亟待研究证据。”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齐欣表示。

温度并非决定性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但人们对这种全新病毒的认识仍有局限。

目前对新冠病毒与温度之前关系的推测,除了确诊病例和气候数据的研究,也有一部分基于对其他冠状病毒的了解和经验。

中国疾控中心此前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指出,人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病毒在4℃合适维持液滴中为中等稳定,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控制并消灭SARS有三个因素:透明公开的病例通报、各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以及天气回暖。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舒跃龙在中国科协组织的采访中指出,当年发生SARS疫情时,全球特别是中国也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包括迅速发现病例进行隔离,追踪每例病例的密接人群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最终成功防控疫情。

他强调,夏天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情的流行强度,但是不太可能自然消失。

在近期举办的“全球抗疫,四海同心”第二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上,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指出,人类冠状病毒感染有一定季节性,新冠病毒是不是有季节性还不知道,但有这个可能性。

“目前从暴发地区来看,中国武汉、韩国大邱等地,比较寒冷、干燥,像马来西亚、新加坡这样温度比较高、比较潮湿的地方还没发生社区大暴发,是不是有规律,需要流行病学专家做一些研究,才能搞清新冠病毒和温度、湿度有没有关系。”金冬雁说。

某病毒学家也表达了同样看法:“从局部地区角度讲,新冠病毒会受到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影响;从全球防控角度来讲影响不大,因为北半球气温高、南半球气温就低。目前全球是大流行的状态,想通过温度升高来控制疫情,希望不大。”

上述病毒学家表示,温度和湿度相比较而言,温度对新冠病毒的影响会大一些。但现在也没有严格的实验数据支撑,到底影响多大、能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严谨的结论。

与其靠“天气”,不如靠自己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曾指出,必须假设新冠病毒在夏天仍具有传播能力,为此,各国必须抓紧行动,而不能指望新冠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夏天自行消失。

目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等热带国家的确诊病例数量正在不断攀升,齐欣表示,现有情况下,只有严防严控才能降低病毒传播。

“如果要探讨病毒和气候的相关性,研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气候气象条件,还要考虑到政策措施的影响。这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气候影响只占其中一部分”。齐欣说。

波士顿儿童医院Mauricio Santillana研究组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的论文也表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实施广泛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仅靠天气变化(例如北半球春夏季气温和湿度的增加),不一定会减弱新冠病毒的传播。

因此,想要在全球范围内阻止新冠病毒的扩散,更多的要靠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不能因为气温升高而放松警惕。

“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有很显著的地域特点。在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人们应对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及健康影响的能力相对薄弱。新冠肺炎已在全球肆虐,国际社会应注意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的大流行,以及新冠病毒在这些国家的传播与气候的相关性是否更加显著。”齐欣强调。

参考文献: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63473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2.20022467v1

http://med.china.com.cn/content/pid/165298/tid/101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045105257052737&wfr=spider&for=pc

https://mp.weixin.qq.com/s/u6srDOfQkDQQPvicHSgtAA

https://www.yiyaozixun.com/hot/73331.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