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9/4/11 12:45:39
选择字号:
郑儒永: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

 

央视网消息:近日,88岁的中国科学院郑儒永院士成为全国媒体聚焦的热点人物,她与老伴黄河研究员一起,将毕生积蓄150万元捐献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永久性的“郑儒永黄河奖学金”,用于激励青年学子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负时光、努力向上。
 
这则消息感动了很多网友,有人评论说: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为这样的科学家点赞!
 
1
 
郑儒永院士1931年1月出生于香港,1953年,她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植保专业毕业,同年进入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研究室,在戴芳澜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真菌的系统分类研究工作。
 
郑儒永曾说父亲和老师是对她一生影响最深的两个人,父亲郑铁如先生的正直、爱国、清廉、俭朴,老师戴芳澜教授的治学精神,都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郑儒永硕果累累,在国际上她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告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1987年主编完成《中国白粉菌志——白粉菌目》,成为国际公认的白粉菌目检索书。
 
时至今日,郑儒永关于白粉菌科的属级分类系统,仍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1
 
郑儒永院士的勤奋与毅力是惊人的,“工作太玩命”是同事和亲人对她的真切评价。由于工作需要,她最离不开的就是显微镜,每天陪伴显微镜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她的老伴。
 
由于长期以一个姿势站在显微镜前,郑儒永患上了骨质疏松和腰椎半滑脱等病症。2004年,她的脊柱被“钉”上了2根钢柱和10颗钢钉,医生告诉她每天只能坐一个小时,其余时间必须站着或躺着。
 
1
 
当时,已73岁高龄的郑儒永没有放弃工作,而是垫高了自己的办公桌和实验台,每天站立8个多小时,一站,就是15年。
 
郑儒永夫妇没有子女,他们二老的人生岁月几乎都献给了科研工作。郑儒永院士说:“国家培养了我,中科院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
 
如今,88岁高龄的郑儒永每天仍然坚持工作、培养学生,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一代。
 
郑儒永对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既严格要求又悉心指导。她直接培养的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均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学位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她所带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白逢彦,1999年被中科院破格提拔为研究员,2001年成为进入欧洲真菌学学术杂志《FEMSYEASTRESEARCH》编委的第一位中国人。
 
“哪个行业都有各自的困难,也各有各的乐趣,你只要有兴趣,就不会觉得困难。我觉得,如果你做那些一点没有困难的工作,那才叫淡而无味。我就愿意挑难一点的工作做。因为有难点,你才有东西去解决,你才能做出高水平的工作。”郑儒永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