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30 17:32:04
选择字号: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院士”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澜沧江边蒿枝坝,洋芋花啊三七花,千朵万朵科技花,拉祜山寨幸福花。”12月3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里响起了欢快动听的拉祜族民歌,这是在“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现场,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大塘子村村民李娜努代表拉祜族人民用歌声表达了对朱有勇的感激之情。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是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2015年至今,朱有勇率院士专家团队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带领“直过民族”拉祜族通过发展冬季马铃薯、林下有机三七等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面貌。12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朱有勇“时代楷模”称号。

“作为一个农民院士,为农民做点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作为一名党员,党有号召,我们就必须有行动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作为一个驻村科技扶贫的代表,我心里很清楚,科技扶贫不仅是我一个人在努力,现在取得的这些成果,是上百位院士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朱有勇朴实而又谦虚的话语引起听众们的阵阵掌声。

朱有勇表示,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科技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是大有可为的。他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呼吁,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我们要用科学技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报告会上,4位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朱有勇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也成了科学家的学生。”至今,李娜努回忆起自己怀胎7月且作为当时唯一一位女性村民,被朱有勇主办的林下三七培训班录取时的情景仍十分激动。她动情地讲述着:下大雨时朱有勇依旧赶赴林间课堂,抹去满脸的雨水便开始耐心讲解;朱有勇常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通俗的“誓言”令他们感到振奋;为了让乡亲们接受新技术,朱有勇挨家挨户地做工作......

在朱有勇等院士专家的手把手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学习实践,李娜努亲手种下的林下三七今年长势喜人,已获得6万元的收入,“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娜努高兴地说。

黄惠川是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也是朱有勇的学生。12年前,朱有勇做客中国农业大学“名家讲坛”时,一句“我是一个农民教书匠,不会坐着说话”深深打动了台下还在读大三的黄惠川。他讲述了导师甘坐冷板凳十余年,最终开启一条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创新之路;跟随导师在偏远的拉祜村落扎根4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日夜夜。

“朱老师常说,科研上要想取得成果,一定要远离功利浮躁,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积极把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科研不仅在实验室里也在田间地头上,论文不能光写在纸上还得写到大地上。”黄惠川说。

中国工程院派驻挂职干部,中共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元昕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了朱有勇的事迹。他说,面对澜沧县16.67万贫困人口,高达41%的贫困发生率,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专题会上,刚满60岁的朱有勇自告奋勇:“我年轻,我来干!”随后,朱有勇“一竿子插到底”,把住处和院士工作站建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的蒿枝坝,自己租地种植马铃薯为乡亲们做示范。

“在偏远的小山村里,也有院士工作站,充分体现了朱院士真扶贫扶真贫的决心。”刘元昕充满感激和敬意地说,朱有勇把自己潜心研究十余年的世界首创——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带到贫困村,坚持分文不取,无偿传授给当地农户和企业。“截止今年年末,澜沧县净脱贫人口达78227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61%,将提前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的目标。”

此外,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华也结合自己多次采访朱有勇的经历讲述了这位“农民院士”的感人事迹。

本次报告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和中共云南省委联合举办,各主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代表、科技工作者代表、高校师生代表、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云南澜沧县村民代表等共700余人参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