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12 18:44:54
选择字号:
《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1212日,《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2019)》在京发布。该报告对我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治理的主要工作总体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重点对保护工作涉及的主要特点、数据情况、治理困境等问题开展研究分析。该报告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编写完成。

2019年“双十一”购物节活动当天,仅“天猫”平台买卖成交额就达到2684亿元,连续10年实现成交额突破式增长。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具有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加强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配合电子商务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同时持续开展电商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及维权援助,加强执法办案力度,积极推动电商领域的创新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介绍,基于以上原因,该中心开展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研究,并形成了报告。

报告认为,当前,通过不断总结提升治理能力,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已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治理模式。该报告从法律保护实践、平台自治体系、社会共治格局、技术能力升级等方面总结了相关进展。

通过分析发现,基于现行的法律法规,国内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均制定并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平台规则体系。平台内经营主体依据各方达成的契约和规则充分自治,平台管理者通过信用评价体系、违规处罚体系、技术数据应用等方式实现平台有效调控和管理,实现平台经济秩序和管理秩序的高效运转。

报告提出,多元共治是当前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治理模式的变革方向,也是治理亮点。政企合作方面,长三角和泛珠三角13省(区、市)也已建立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联合办案以及检验鉴定结果互认等制度,并依托电商平台的网络交易大数据,共同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平台及权利人合作方面,阿里巴巴开发的全球首个电商+权利人共建体系——“权利人共建平台”正式上线,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合作,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阿里巴巴创设了大众评审机制,目前,参与大众评审机制的会员将近500万人,累计完成1亿次纠纷判定。大众评审机制是由普通网民广泛参与的治理模式,与中国强调推动公民的广泛参与建设的社会治理体系不谋而合,同时为创建替代性“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提供了样本,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社会治理模式的尝试。

报告指出,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均不断在打假防假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加大投入。2018年,阿里巴巴在原有的商品大脑、假货甄别模型、图像识别算法、语义识别算法、商品知识库、实时拦截体系、生物实人认证、抽检模型、政企协同平台等打假技术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将语义情感分析、商家全景视图、直播防控体系等新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

报告提出法治护航、平台自治、社会共治、智慧之治的“四治”理念。即依托于法治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完善的平台治理体系是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电商平台、权利人、消费者等各方共享共治格局初现;技术创新驱动治理手段升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事宜,请联系: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