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1/2 11:15:37
选择字号:
“火箭院杯”2018年中国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中新网1月2日电 近日,由中国航天报社主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协办,张履谦、余梦伦、杨宝奎等航天领域知名院士专家以及国内从事科技报道的权威媒体记者共同评选的“火箭院杯”2018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和世界航天十大新闻揭晓。

经评选,“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跃占世界第一”等10件新闻入选2018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美国重型猎鹰火箭首飞成功”等10件新闻入选2018年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2018年是我国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一年。在这个中国航天的“超级大年”里,中国航天成功实施了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等为代表的39次宇航发射任务,全年宇航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一系列重大事件引人瞩目。

本次评选中,“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跃占世界第一”和“人类首访月球背面探测器嫦娥四号、世界首颗月背中继星‘鹊桥’成功发射”2条中国航天新闻入选世界航天十大新闻,有力地体现出中国在建设航天强国、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

协办此次活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该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018年承担了23次宇航发射任务,占中国全部航天发射任务的近六成,全部获得成功。

作为我国航天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权威行业媒体,中国航天报社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6次中国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在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

附:

中国航天十大新闻:

1.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跃占世界第一

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达39次,超过美国的35次和俄罗斯的20次,首次独占世界第一。这标志着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为我国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全年发射次数达37次,以100%的发射成功率将100余颗(含搭载)航天器送入太空,年发射次数首次进入“30+”时代,创下我国航天发射最高纪录。其中,两次发射最短间隔仅一天;年度最受关注的航天任务是执行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全年发射最多的卫星是“北斗”,共发射了18颗。作为我国主力型号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年发射14次,达到全年发射总量的1/3以上,这也是该系列火箭自1994年首次发射成功以来第一次年发射超过10次。

此外,2018年我国还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我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也实施了发射,但发射未能获得成功。

据悉,2016年,中国航天发射达22次,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

2.人类首访月球背面探测器嫦娥四号、世界首颗月背中继星‘鹊桥’成功发射

2018年12月8日,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上太空。这标志着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正式开启。按照计划,嫦娥四号进入轨道后将进行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后软着陆至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从而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壮举。

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3.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18年11月19日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两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即北斗三号卫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顺利与双星分离,将其送入预定轨道。

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中国北斗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2018年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10次点火起飞,共将1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成功率达100%,最短发射仅间隔17天。

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4.中国首个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星座建成

2018年1月9日11时2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03、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景商业遥感卫星系统首批4颗0.5米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完成组网,标志着我国首个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式建成。

此次任务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发展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的第二次发射,目的是探索实现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商业化运营。高景一号03、04星具有0.5米级高分辨率,可实现连续条带成像、多条带拼接成像、立体成像、多目标成像,具有宽覆盖、多目标、多模式、快应用等特点。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遥感数据服务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针对国土资源调查、测绘、环境监测、金融保险和互联网行业的增值服务。

5.我国启动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星座建设

2018年,我国正式启动全球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包括多个具体计划。11月30日,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项目启动大会在重庆举行,“空中5G”“鸿雁星座”全球总部正式落户重庆两江新区。该项目的前身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鸿雁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计划。12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发射鸿雁星座首颗试验卫星。

此外,2018年12月2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虹云工程技术验证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虹云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覆盖全球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该系统将以天基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基础,融合低轨导航增强、多样化遥感,实现通、导、遥的信息一体化。

6.我国第一个空间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完美“谢幕”

2018年4月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称,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这意味着,我国第一个空间目标飞行器完成使命后回归地球。

作为我国第一个空间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

7.民营火箭升空开启“中国民营航天发射元年”

2018年10月27日,蓝箭航天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但火箭三级出现异常,导致搭载卫星未能入轨。9月7日,“重庆两江之星”(OS-X1)商用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该火箭由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两天前的9 月 5 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发射了双曲线一号(SQX-1Z)商业亚轨道火箭。双曲线一号商业亚轨道火箭由北京星际荣耀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这次发射的是其先期验证型号。

近年来,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助推了我国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多家民营航天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加入,同时积极运用社会资本开展融资活动。2018年,堪称“中国民营航天发射元年”。

8.中法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

2018年10月29日8时43分,中法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

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是两国航天合作最新成果,将在全球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法海洋卫星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可以实现对海洋表面风和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卫星还能观测陆地表面,获取土壤水分、粗糙度和极地冰盖相关数据。中法海洋卫星获得的探测数据将由中法两国科学家共享,拓展了两国在航天技术、海洋科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

9.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首颗海洋业务卫星发射成功

2018年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海洋一号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时期,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海洋一号C卫星是我国第三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颗海洋业务卫星。该星将与计划明年发射的海洋一号D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进行上、下午组网观测,大幅提高水色卫星全球覆盖能力。海洋一号C卫星成功发射后,将为全球大洋水色水温业务化监测,为我国近海海域与海岛、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预警与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服务,也可为气象、农业、水利等行业应用提供支持。

10.“月宫365”计划圆满成功

2018年5月15日,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试验装置“月宫一号”挑战世界纪录的多人次、高闭合度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综合实验——“月宫365”计划圆满成功。

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启,历时370天,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

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1.美国重型猎鹰火箭首飞成功

2月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重型猎鹰火箭首飞成功,并将一辆红色特斯拉跑车发射到火星轨道。该火箭高70米,宽12.2米,中间一级的直径3.66米,起飞重量1420吨,由芯一级与两枚基于猎鹰9号火箭一级的捆绑式助推器组成,起飞时多达27台“梅林-1D”发动机同时工作,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63.8吨,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6.7吨,火星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6.8吨。“重型猎鹰”首飞成功,标志其成为现役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从历史上看,其运载能力仅次于美国的“土星五号”火箭和苏联的“能源号”火箭。

2.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独占世界第一

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达39次,超过美国的35次和俄罗斯的20次,首次独占世界第一。这标志着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为我国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俄联盟飞船发射遇险,航天员首次实现无塔逃逸

10月11日,一名美国航天员和一名俄罗斯航天员搭乘俄罗斯联盟MS-10飞船,由一枚“联盟FG”型火箭发射升空前往空间站。但在发射后不久,火箭助推器出现故障,航天员及时启动紧急逃逸系统并安全返回地面,这次成功逃逸也是人类首次无塔逃逸。经调查,导致此次发射失败的原因是由于火箭一二级分离的一台传感器有部件在发射场组装过程中受损变形,造成第一级一台捆绑助推器分离异常,并与二级燃料贮箱相撞导致减压和姿态失控。此后,12月3日,联盟MS-11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国际空间站实现对接。

4.美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并着陆火星

5月5日,美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经过205天的飞行,于11月27日凌晨着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并传回了火星表面图。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是首个针对火星地质情况进行勘探的探测器,它将开展为期一个火星年即728个地球日的探测任务,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岩石类行星的形成和早期演化情况。

5.人类首访月球背面探测器嫦娥四号、世界首颗月背中继星“鹊桥”成功发射

2018年12月8日,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上太空。这标志着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正式开启。按照计划,嫦娥四号进入轨道后将进行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后软着陆至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从而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壮举。

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6.美国发射史上功能最强的GPS导航卫星

12月25日,美国使用猎鹰9号火箭将最新研发的首颗GPSⅢ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GPS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相较于第二代GPS定位导航卫星,GPSⅢ卫星有着3倍的精度、8倍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更强的数据上行能力,另外使用寿命也大大增强,是一款综合性能强大的卫星。除了民用导航领域,该卫星还可以运用到军事领域,为导弹的精准定位等提供保障。

7.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

8月12日,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始“帕克追日”之旅。预计该探测器2024年将飞抵最近一次近日点,只有616万公里,仅为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十分之一,将成为最接近太阳的空间探测器。现年91岁的美国天文学家帕克是太阳风研究的先驱,早在1958年他就预测了太阳风的存在。这也是美国宇航局首次以在世者的名字命名探测器。

8.欧空局成功发射贝皮•科伦布水星探测器

10月20日,欧空局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利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成功将贝皮•科伦布水星探测器发射升空。此次发射的探测器是欧空局历经近20年研制而成的,12个欧空局成员国的30多家公司参与了该项目。该探测器重4吨,研制费用16.5亿欧元,原计划于2012年4月发射,但计划一再推迟,直到今年10月才发射升空。“贝皮•科伦布”将耗时7年时间飞向水星,预计2025年12月5日抵达水星,开展为期1~2年的水星探测任务。

9.日本发射全球最小运载火箭

2月3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从鹿儿岛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成功发射全球最小型火箭SS-520。据报道,该火箭全长约10米,直径约50厘米。日本有关方面表示,研制该型火箭是为了满足全球对超小型卫星低成本发射的需求而开展的。此次发射费用共计约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60万元),是日本H-2A火箭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为了降低发射成本,除了为适应严酷的太空环境而专门设计的零件外,该型火箭还采用了家电上的集成电路及线缆等民用级产品。

10.美国奥斯里斯•雷克斯探测器抵达近地小行星“贝努”

12月4日,美国首个小行星采样探测器奥斯里斯•雷克斯探测器历时27个月,飞行20.3亿公里,终于抵达一颗名为贝努、距离地球1.22亿公里的近地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外形貌似钻石,常被昵称为“钻石小行星”,其直径大约500米,其轨道属于未来有可能撞击地球的类型,在目前的撞击风险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在2175-2199年期间,撞击地球几率为1/2700。目前奥斯里斯-雷克斯探测器正在开展一系列实地探测,利用机械臂进行非着陆式的样本采集,预计将于2023年携带小行星样本返回地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