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英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6/5 9:23:30
选择字号:
该不该规定博士生须发表文章才能毕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即便是硬性规定博士生需要发表文章,也应强调学术质量而不是发表的数量,更不应以所谓刊物级别确定文章的水平高低。

■郭英剑

近年来,在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教育中,不少高校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比如硕士生要求发表1~2篇文章,博士生要求2~3篇核心期刊或者SCI、EI、SSCI、A&HCI以及CSSCI类文章,否则就没有提出申请答辩的资格。对此,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乃至强烈批评,并以西方高校为例进行对比,提出国外高校并无明确的发文要求,以此批评国内高校的一些做法。我国何时开始出现这样的要求、其依据何在,人们探讨的较少,但这样的硬性规定与高等教育法并不完全契合是实情。因此,人们对此提出批评确在情理之中,也出之有据。

但就国外而言,近十余年来,情况也在发生变化。以美国为例,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8年5月30日《美国高等教育纪事》发表文章《不景气就业市场的另类标志:研究生感受到巨大压力要发表文章》(以下简称《另类标志》)就讨论了此事。由于美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博士生教育,所以本文所谈的研究生主要是指在读的博士生。

就业市场在“逼迫”博士生发表文章

在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像中国高校那样的明文规定,要求在读博士生必须发表文章,更没有规定发表文章期刊的级别,但这并不代表着博士生没有发表文章的压力。恰恰相反,美国当下严峻的就业市场,促使博士生不得不在博士学位之外,再用发表的文章来加重自己在就业时的砝码。

《另类标志》一文指出,在美国,不要说二十年前,就是在十年前,人们都不会希冀一个博士生除了博士论文之外再发表别的文章。然而,现在的情形已经有所不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拉普森是该校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官员,他十年前毕业于波士顿大学。他说,现在人们越来越希望看到博士生有文章发表,甚至是希望他们有多篇文章发表。

《另类标志》指出,博士生们逐渐感受到发表文章的压力,不过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但十年前(即2007~2008年左右)的大萧条之后,低迷的就业市场让博士生们更加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在日渐加剧。而出人意料的是,在经济大萧条之后的经济复苏过程后,过去常见的高校用人周期性复苏现象却并未出现。相反,每年新出炉的博士人数超过了高校能够给予的终身教职的数量。

《另类标志》在预测未来博士生们所面临的激烈竞争时直言不讳,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竞争的形势依旧是“残酷的”,并认为这种残酷的竞争又火上浇油,加速了人们越早发表文章越好的期待。

悄然变化中的美国高校

市场如此,自然导致高校的需求与要求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虽然美国高校并无硬性规定,但形成了软性的规定,或者说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开始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期望。《另类标志》采访了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耶鲁大学英语教授卡斯坦认为,现在已经再也回不到过去那种不对博士生提出要求的时代了。博士生应该有文章发表,对于那些想要寻求学术职业生涯的人来说,这已经成为了“新常态”。

当然,是否要求发表也要看学科。美国圣母大学文学院院长麦克格里维说,各个学科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经济学科就少于其他社会科学,比如社会学与政治学等。但在人文学科,人们则越来越看重文章的发表了。

那么,美国高校这一变化的理念何在?看上去道理很简单。对于获得博士学位的人而言,人们往往并不知道其工作做得到底如何,未来是否能够做出成绩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已有的文章则很能说明其未来的潜质和水平。

正如得克萨斯女子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卡品努斯所说,各个系部在招人的时候,都想招聘那些已经知道怎么去发表文章且能够获得研究基金的人。他们在寻找的是显示了研究才能与研究成就的人。

现实状况亦如此。在美国高校招聘阶段,虽然现在的遴选委员会依旧十分看重导师的推荐信,但一篇同行评议的文章——即便不是发表在该领域中的顶尖刊物上,若是声誉良好的杂志也可以——则会使其显得十分突出,能够充分显示这位博士的未来走向。

实际上,美国高校这一变化还有两个非常现实的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日益增长的兼职教师越来越占据了美国高校众多的教师职位。据报道,兼职教师能够占到系部约70%的数量。其次,现在是一个“博士后的世界”,博士毕业不经过博士后研究阶段,已经很难找到工作了。卡斯坦说,自己在1975年获得博士学位时,学生经过6年的博士研究从研究生院毕业后,人人都可以找到工作。但这种状况现在已经非常罕见了。即使有例外,那也要先在高校中做2~3年的访问教授或者助理教授,才能进入终身教职系列。

博士生为发表文章而延期毕业

在美国,对于博士生而言,就业市场的严峻性是任何一个还没有戴上博士帽的人都需要认真对待的现实难题。因此,多发表文章无疑是增加了自己未来在就业市场上的一份实力。

卡品努斯也提到,有些博士生推迟了毕业,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更多的发表时间和更多的文章面世。各个高校也加强了对博士生未来就业的指导,包括提供导师。有悟性的博士生对此都心领神会,并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与导师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而有些博士生则会因此而彻底退出未来的学术圈。

康奈尔大学的高等教育经济学权威艾仁伯格认为,对博士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也对高校的各个院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美国顶尖高校的经济学博士项目大都提高了资助力度,学制也由5年延长到了6年,其他高校也在纷纷效仿。他说,不久之前,自己的大部分博士生还都会在4~5年之内毕业,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据他了解,在康奈尔今年毕业的经济学博士生中,有8位在校时间为6年,2位是7年,只有1位是5年。凡是超过5年的博士生大都是把精力用在了发表文章上,几无例外。

为了消解博士生的难题,卡斯坦说,大多数的研究生院都会对博士生予以职业指导。一般从第三年开始,会帮助他们熟悉会议论文,教他们写作博士论文、写作研究论文、应对面试,等等。卡斯坦也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能够发表两篇文章就很好了,或者有一篇发表,另外一篇在评议中也可以。

其实在美国,发表文章的压力不仅是在博士生这个层次,也波及到了本科生层面。很多在本科阶段有文章发表的学生,不仅在进一步深造进入研究生院时会受到关注,在进入社会找工作时也往往会被优先录用。反过来,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博士生的期望值,博士生本来就有的发表文章的压力也会在这种外在压力下持续增长。

发表文章,

对非名牌大学的博士生至关重要

虽然发表文章对在读博士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但它本身并非一无是处。《另类标志》一文明确指出,对于那些不在顶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来说,文章的发表是他们科研水平与研究能力的有力证明。

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恩希纳斯说,有众多文章发表的记录,远胜于毕业于一所名校。她说,雇主招聘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大学。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凡是发表文章的高手,反过来总是能够让人们对其所在的高校及院系刮目相看。恩希纳斯说,如果她的学生很不错,文章不断,她也会感到很好,也会文章迭出。

当然,对于博士生来说,抓住发表文章的每次机会自然显得非常重要。今年春季毕业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斯多特说,她对每次看得到的发表机会都尽量不放过。在毕业后,斯多特到南达科他州立大学担任了终身教职的助理教授。谈到个人经验,她说自己是个凡事都说好的人,因此受益匪浅,有了现在的发表记录。这位《另类标志》中的主题人物发表了(含合作)5篇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论文,在期刊上发表了2篇书评,为一部著作写了3个章节等。对一个博士生来说,这无疑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她能够一毕业就获得终身教职的职位,其突出的发表记录一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该不该对博士生提出硬性要求

美国高校也有教授对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数量提出具体要求建议的事例,比如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副校长与教育学院院长德庖就说,可以期望硕士生发表1~2篇文章,博士生2~3篇文章。这样的要求与目前中国所提出的要求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所说的是期望,而非硬性要求。因此,在笔者看来,我们仍然需要讨论这样的问题,即到底应不应该对博士生提出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

我能够理解高校出台这样规定的初衷,但还是认为不作硬性规定为宜,或者即便是硬性规定,也应该强调质量而非数量。

如果单纯从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水平以及考虑博士生未来就业的需求来看,高校提出这样的硬性要求,似乎也无可厚非。虽然有人指责这是依靠博士生在为学校攫取声誉,但毕竟也在客观上促使博士生为个人的前途积累了实力。特别是作为非名校出身的博士生,如果能有出色的发表记录,自然能够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在众多人中可以脱颖而出,这应该算是好事。因此,是否硬性规定,完全取决于各个高校的决策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把发表文章视为博士生的机会,是展示博士生学术水平与能力的机遇,那么,出台这样硬性规定似乎也有其合情合理的基础,加上高校具有办学自主权,出台相关规定也算是于法有据。

但需要引起特别重视的是,即便是硬性规定博士生需要发表文章,也应强调学术质量而不是发表的数量,更不应以所谓刊物级别确定文章的水平高低。在这个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中,更加推崇代表作来确定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时代,对于博士生的要求也应该强调质量,从而让博士生从一开始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学问,而不是浮躁地去追求论文发表的数量。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8-06-05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