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4/27 7:44:21
选择字号:
二次传播延长期刊论文的“生命力”

 

■韩丽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面临较大困境:拼学术,存在期刊数量众多但质量整体不高的特点;拼影响力,存在精品期刊少,大多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双双低于国际水平的现状。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在积极组稿约稿、争取更多优秀稿源、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同时,也应该对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广泛传播,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首先,扩大期刊的传播范围。加强学术论文出版后的宣传推广,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多渠道宣传推广方式:如利用邮件推送、RSS订阅、专业学术论坛、社交媒体以及学术社区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此外,Kudos等系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布及共享研究成果。这些宣传方式中,社交媒体及学术社区的宣传十分直接有效,他们的目标用户明确,且由于用户间交互功能的使用加速了传播。

其次,扩大期刊的受众范围。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往往是小范围、小社群的学术交流,这不利于社会大众了解我国的科研进展。因此扩大期刊受众,在更广阔范围内普及科学知识势在必行。

这方面,国内的科技期刊多采用改写的方式,对适合科普传播的论文,进行论文内容的提炼与科普化的语言再创作,再通过多渠道宣传方式进行推广。国际知名刊群《科学》通过EurekAlert!这一全球新闻服务,面向媒体发布改写后的适用于新闻发布及科普宣传的科技新闻,并对公众免费开放阅读,值得国内的学术期刊学习。

再次,多种模式的二次传播。对于学术期刊而言,仅仅是整篇论文的宣传推广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多种格式、多种方式及知识重组,达到知识的二次传播。多种格式不仅仅是文字格式,还包括图像、音频、视频以及摄影作品、漫画作品等。

如今,很多期刊也采取语音、视频采访作者阐述研究成果,如医学领域的期刊会把医学实验的视频直接加载到网页中与论文内容一起展示,加深读者对研究成果的理解;Wiley出版社的一些期刊会用一页卡通图片来阐述文章的焦点问题。

多种方式指的不仅是研究论文的出版,还可以通过专辑及定制出版的形式,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重新集合已经发表过的论文在网络上展示,也可以在会议上宣传,或供专人使用,从而提升这些研究内容的利用率。

此外,从研究论文中提取相关内容集合成书籍、课件、宣传资料等也是论文二次利用的常用手段,这方面国际知名学会、协会应用的比较多。语义出版所带来的知识重组,也为知识的二次利用打开了新的大门。语义出版将一篇篇文章拆分成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将文章内容细粒化,从知识的角度解读文章,并利用本体等技术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知识供给,这种细粒化的知识传播方式一方面拆解文章、提炼精华,另一方面也适用于目前越来越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比如《菌物学报》在每一期出刊后,都将优秀论文的精华内容进行微信、微博同步宣传,同时会依据论文的研究方向推送到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菌物学会官网、科学网等平台进行宣传,一些重点内容也会结合相关会议进行宣传推广。此外,期刊还会根据需求整合内容进行宣传资料、书籍等的二次传播,以及利用语义增强在期刊网站进行宣传。

学术期刊的宣传推广,需要多角度积极推进,只有真正地发挥出每一篇研究论文的作用,凸显出他们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引导整个社会的学术价值取向,从而改变“唯SCI”论,推动学术领域新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乃至推动我国整个科研体系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新时代学术期刊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坚定文化自信,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推动科普教育,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报》 (2018-04-27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