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振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4/10 9:08:04
选择字号:
科技时代如何点亮人文之光

 

■宋振韶

大学刚开学时,笔者和二十多名辅导员一起研讨一堂关于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心理课。在谈到当今大学生特点的时候,大家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如今大学生在宿舍中的亲密度比过去低。究其原因,最后归结为今天的通信技术手段发达了,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大学生在千里之外,依然可以面对面地从家庭中获得情感支持,对身边的人依赖没有过去那么大了。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人际关系地域限制,另一方面却慢慢地疏远着身边的人。

人类无疑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量子理论、基因科学、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日臻完善,前两者把我们对宇宙太空、生命本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后两者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当我们为日新月异的科技兴奋不已的时候,是否留意生活中周围的人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论在家庭、学校、饭店、大街,低头看手机的人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足不出户,靠点外卖可以数天不出家门;还有人为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不惜一掷千金……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在微妙而深刻地发生着改变。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日益“疏离”。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精神和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即便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的精神和心理健康也不容乐观。为什么他们受到的冲击更大呢?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游戏层出不穷、社交软件功能不断完善,这些都让成年人和身为父母者深陷其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成年人的关注和监护,然而,家庭成员都把大部分注意力投入到了虚拟世界,青少年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精神留守”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被忽视程度越大,对健康发展越不利。

精神分析学家伯恩对人际沟通的研究很有洞见。他发现,人与人的日常沟通具有深刻的价值。一句日常的问候,背后潜在的心理意义是对另外一个人“存在”的认可。也就是说,一大早朋友见到“我”,看似平常的一句“早”“你好”,背后蕴含着“我被看见”的丰富内涵。

人与人的日常交流,如同彼此的心灵滋养,只是我们太习以为常了。实际上,人类从一出生,就离不开一种很重要的生命能源:心灵营养。新生儿降生后,得到良好抚触的孩子,生长发育就会比较好。这是因为人除了食物之外,心灵也需要营养,在婴儿身上,表现为“皮肤饥饿”。随着年龄增长,婴儿的这种“皮肤饥饿”演变为对关注、认可、肯定的渴望。

有个发生在孤儿院里的故事很令人深思:同样大小的孩子,每天得到的食物相同,却有一个孩子发育超过其他孩子。原来,这个孩子的床位靠近窗口,保洁员每天都隔着玻璃和孩子逗笑。这样的目光和微笑的交流,深深地滋养着孩子的内心。

伯恩进一步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心灵营养”:积极的心灵营养,比如“干得漂亮”“我好喜欢你”;消极的心灵营养,比如“你的表现太让我失望了”“我讨厌你”;漠视。如今的现实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心灵营养”上,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受到忽视、漠视的青少年,会体验到被抛弃感,这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身体饥饿的人寻找食物一样,心灵饥饿的人也会一直寻找能够给予自己心灵营养的人,甚至这样的动机更为强烈和持久。

青少年如果在家庭中得到的心灵营养不足,他们进入学校后,就会努力从教师、同伴那里寻求“心灵营养”,如果积极的心灵营养得不到,他们会“饮鸩止渴”般地吸收消极的心灵营养来对付,因为这样总比没有心灵营养(漠视)要好。

这就是当今青少年成长中需要面对的现实环境。他们终究会长大,早期心灵营养不足的人,在面对婚姻、亲密关系等重要人生议题的时候,可能会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或者过度渴求、依赖、控制,或者灰心失望。这都不利于建立健康、稳定、持久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弗鲁姆在《爱的艺术》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深刻的见解:无论在任何时代和任何文化中,人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克服这种疏离感。

科技终究是一种工具,在这个工具越来越强大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反思:这个工具带给我们的挑战是什么?我们如何更好地用这个工具服务于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而不是让人与人之间日益疏离、迷失在虚拟的空间里。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8-04-10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