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3/30 23:10:32
选择字号:
“我在敦煌讲壁画”:全球志愿者在上海交大出征

 

如何进一步传播敦煌艺术,让更多人体验敦煌之美?如何做好敦煌的保护与传承?3月30日,“我在敦煌讲壁画”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首期营出征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共同为十位敦煌文化守望者助阵,开启他们的敦煌圆梦之旅。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先生通过远程视频对首批敦煌文化守望者表达了热烈祝贺:“敦煌欢迎你们,我在敦煌等着你们!”

10位首批“幸运儿”从上海交大出征

3月25日,“我在敦煌讲壁画”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首期营选拔工作终于尘埃落定,十位幸运儿最终获得这一文化艺术领域含金量极高的深度体验机会,他们将用全新的身份——“洞窟讲解员”深度西进游历,直面敦煌这座令人内心激荡不己的千年博物馆,全程聆听大咖面授史、地、文的内涵肌理;深访敦煌研究院,研修洞窟艺术留存千年的奥秘,探究敦煌壁画绚丽的绘描笔触。经过全方位培训,他们将首次作为莫高窟“讲解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传播敦煌之美。

2017年10月27日,“我在敦煌讲壁画”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上海名道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发起,首批招募10人,为期6周,旨在通过系统性敦煌学知识赋能,培养守望者上岗莫高窟,为源源不断涌向敦煌的观众演绎精美壁画背后的故事。

该公益项目自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称赞与关注,来自各行各业的申请络驿不绝,商界成功人士、新锐设计师、媒体从业人员、教师、学生……申请者经过“文博从业人员专项打分”、“研究院专家组评审”以及“网络人气声援”的重重筛选后最终确定。

“敦煌女儿”用一生尽心守望

“我守护着的敦煌,欢迎你们来守望。”“敦煌女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特意改变行程,赶赴上海为守望者践行。同为守望者,樊先生在现场深情寄语十位幸运儿,“世界上只有一个敦煌,我代表敦煌欢迎你们,也希望你们能够在了解敦煌的基础上,向外多多播撒种子,把敦煌文化带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樊锦诗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她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40余年来,樊锦诗潜?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

樊锦诗在任期间建立“数字敦煌”,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切文物加?成?智能数字图像,同时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汇集成电?档案。“壁画这个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这促使樊锦诗考虑要用“数字化”永久地保存敦煌信息。樊锦诗对促进敦煌?物的保护事业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学术界的?致认可。学术?师季羡林在2000年敦煌百年庆典上极?称赞樊锦诗,他用了?个词:功德无量。这个出?在繁华大城市的江南女子,北京大学的?材生,在她25岁毕业那年,千里迢迢来到了漫天黄沙的大漠深处,从此与敦煌莫?窟“厮守”长达半个多世纪,被尊称为“敦煌女儿”。

新一代文化守望者助力敦煌艺术保护与传播

樊锦诗先生25岁来到西北一隅的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执着更是激励着新一代的守望者们。

从台前幕后的活跃身影到三尺讲台的朗朗书声,从繁华的城市时光到质朴的西部生活。来自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的在读研究生谢焕,曾作为学生总导演参与上海交大建校120周年校庆晚会,并曾跟随支教团到内蒙古支教一年,热情负责的志愿服务精神赢得一致褒奖。谈及为何要申请“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谢焕表示,作为一名交大人,自己时刻牢记“饮水思源”的校训,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奉献社会。亦如樊先生一样,守住内心的热爱和执着,做一名大漠上的“守望者”,诠释出属于自己的青春色彩。

而守望者顾健已在上博志愿服务八年,入选后她心潮澎拜,“能去敦煌讲壁画实属三生有幸,我希望能够做好桥梁,联结敦煌与热爱敦煌的那些人”。另外一位守望者赵宇则长年从事物联网领域工作。他坦言,在上海交大求学生涯,赋予自己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希望能结合从事的物联网技术,为敦煌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