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李晨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3/13 20:27:05
选择字号:
专访何志敏委员:知识铺路 产权护航

何志敏在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国家知识产权局供图

知识产权作为保护人类智慧结晶的无形财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激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知识产权成为新时代的热词之一。

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邀请他解读在创新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知识产权合作常态化深入

《中国科学报》:过去一年里,“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巨大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哪些相关成就?

何志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保持紧密合作符合各国共同利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生态体系,促进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营造有利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顺利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代表中国政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协议。该协议共四条,涉及法律交流、能力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分享、人才培训合作、公共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合作比较研究、推广WIPO全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七方面的合作内容,初步建立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常态化机制。

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近4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双边合作关系,还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以及维谢格拉德集团等地区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巩固并加强了与蒙俄的三边合作机制。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加快落地,这也体现了专利布局对于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的支撑作用。

2017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专利申请公开量为5608件,同比增长16.0%。其中,在印度专利申请公开量为2724件,在俄罗斯专利申请公开量为1354件,专利申请初具规模。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申请专利4319件,较2016年增长16.8%;在华申请专利的国家数达到41个,较2016年增加4个。

《中国科学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有哪些亮点?

何志敏:我想以中国与柬埔寨达成的合作为例进行介绍。2017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柬埔寨工业及手工业部签署了关于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柬埔寨将单方面承认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结果,即在中国境内有效的发明专利可不经实质审查程序,直接在柬埔寨办理登记生效手续。就在今年两会召开前的3月2日,中国有效发明专利在柬埔寨生效的申请受理工作正式启动。

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其受保护区域只限授权国。一般情况下,提交申请的专利将经过该国专利审批机构的充分检索和审查,授权周期往往长达三年甚至更长。而中国有效发明专利可在柬埔寨直接登记生效,中国专利权人可以避免冗长的实质审查程序,节省申请成本,快速、便捷地在柬埔寨获取专利权及相关保护。

《中国科学报》:这种一国有效发明专利在他国直接登记生效的模式,有何重要意义?

何志敏:这一途径不同于国际上现存的其他专利审查共享模式,是柬埔寨对中国专利审查授权结果的直接认可,是国对国、单方面且溯及以往的,具有更好的便捷性和更高的法律价值。目前在国际上并没有其他样板。

这是我国首次与其他国家达成类似安排,是中柬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高度互信和深入合作所带来的。我们相信,中柬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入合作和互信将为两国创新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倡议的落实,丰富中柬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保护和服务

《中国科学报》:应怎样认识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何志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知识产权正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事业的长足发展,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也正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中国科学报》: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哪些工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服务?

何志敏:首先,海外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持续开展。在海外展会上设立“中国参展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组织专家为中国参展企业现场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和侵权判定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维护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其次,跨地区执法协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执法协作机制初步建立,晋冀鲁豫4省11市、京津冀沪苏鲁粤豫川鄂10省市、西部12省区市等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不断完善,上下联合执法、片区集中执法、县区委托执法等多种联合执法方式在系统内广泛推广。

再次,持续推进“智南针”平台建设,建设“智南针”网微信服务号。不断丰富完善产业国际化发展信息平台,丰富平台内容,完善平台功能。“智南针”目前提供全球189个国家/地区的1396部法律法规,其中中文译本136部;20个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环境概览;申请流程和费用信息、120余篇知识产权战略信息和150多个典型案例等。

还有,编撰海外知识产权焦点问题实务指引。新编撰完成《法国专利申请指引》《西班牙专利申请实务指引》《巴西专利申请实务指引》等在内的指引20册,宣传普及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牵手区域经济发展”系列行动、“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服务调研宣传有关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如面向地方和产业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公益服务,为当地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等。

完善“两种机制” 提升“两个能力”

《中国科学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2018年知识产权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工作有怎样的设想?

何志敏:我们将重点开展“一带一路”知识产权战略、政策、具体举措的基础研究;引导和促进国内重点产业面向沿线国家加强海外专利申请和布局;与沿线国家广泛建设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推动建立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知识产权合作高层交流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促进与沿线国家的审查工作共享。

具体而言,包括召开“一次会议”,完善“两种机制”,提升“两个能力”。

“一次会议”是指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圆桌会议,进一步明确“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的合作机制和内容,实现互利共赢。

“两种机制”是指完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主要将建立境外展会快速维权与境内维权援助工作的联动机制,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知识产权机构的执法信息交流、人员交流和执法协作,加强执法人才培育合作,积极推进执法监管合作。

“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将促使合作门户网站正式版上线,定期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统计快报》,实时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资源分析报告,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制度和信息支撑。

“两种能力”是指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以及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力建设工作。

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要求完善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业务流、信息流互联互通,项目流、资金流互相支撑的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加大企业贯标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流程。

而在培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力过程中,将继续邀请他们来华参加知识产权培训班,对外派遣专家授课,开展2018学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学位教育项目。通过云专利审查系统(CPES)的推广,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审查工作共享。进一步推广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扩大数据交换合作范围,推动沿线国家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启动与捷克、欧亚专利局、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马来西亚等的PPH试点,探索与沿线其他国家开展PPH合作的可能性。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