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2/2 10:03:08
选择字号:
高山之王杜鹃花

 

胡珉琦

当你身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冰川、绝壁、陡坡,还有波澜壮阔的雅鲁藏布江,尽收眼底,但凡在那极寒环境中存活下来的,必是与那荒凉之地经过一番争斗的。它们顽强,还足够沉稳、低调。但是,有一种植物偏偏锋芒毕露,它们从沟谷到苔原,肆意生长,灿烂,明媚,几乎承包了青藏高原东南部所有的色彩。东部平原地区的人们对它们并不陌生,但多有误解,因为鲜有机会领略它们在野外真正的盛景。它是杜鹃,名气虽不如梅、兰、牡丹,却是不折不扣的“高山之王”。

从避难所到分布中心

在全世界范围内,杜鹃花属家族的成员多达1000多种,家族规模在所有被子植物中是极其庞大的。而中国有杜鹃花王国的称号,目前共发现近600个种,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除个别省份,几乎遍布各地。

但是,杜鹃其实生性好寒湿,大多藏在深山,滇藏川所在的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地区才是它们在国内分布的主要区域,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杜鹃分布的一大中心之一。

这与杜鹃花的演化历史有关。

中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工程师、主任助理王飞说,杜鹃花起源于距今6700万~13700万年的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它本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植物,此后,由于北美洲和欧洲等地在第四纪受到冰川的覆盖,几近灭绝。不过,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在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没有形成大面积的冰盖,成为了一个天然的避难所,所以很多古老的物种在那里得以保存下来。

冰期结束以后,气温逐渐回升,杜鹃便开始了漫长的跋涉——向东走向低海拔地区,向西则随着高原的一步步抬升,凭着超强的适应能力在更为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定居下来。

科学家们发现,喜马拉雅地区以及横断山区是我国杜鹃种类特化现象最强烈的区域,东部远没有这么明显。直到现在,那里的很多类群也还在不断发育过程中,形成更多新种。这也是青藏高原在几百年间经历剧烈变化,没有长期相对稳定的环境所造成的结果。但也因此,除了在那里,人们不可能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杜鹃。

从海拔1500多米的河谷,到将近5000米的高寒冰雪地带,都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杜鹃。它们或是矮小的灌丛,有的甚至贴地而生,匍匐在贫瘠的冰碛上,有时连苔藓都不会选择在那里生活;到了山腰,它们便成了大灌木,美容杜鹃、马缨花杜鹃、迷人杜鹃等,成片成片镶嵌环绕在林木下;在海拔更低的峡谷地带,康定杜鹃、大白杜鹃、百碗杜鹃、拢蜀杜鹃、二色杜鹃、密枝杜鹃,可以填满整个峡谷两侧。由于杜鹃喜欢集群,花型簇拥硕大,连在一起几乎密不透风,远远望去,层层叠叠,宛如一片海洋。

杜鹃种类丰富,大小高低不一,色彩也自是不同,以粉色和红色系居多,还有白色、黄色、紫色,而在不同季节、不同花期,杜鹃颜色还会发生变化。

当杜鹃配上高山湖泊、原始森林、草原和雪山这些背景,人们行走其间,不可能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中国杜鹃与“植物猎人”

可惜,在近现代,中国人对杜鹃的认知却是从西方得来的。在那时,欧美植物园对高山常绿杜鹃花的引种栽培非常热衷,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中国这样一个杜鹃花王国。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众多西方探险家、博物学家来到中国,进行植物考察和采集活动,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植物猎人”。

其中,最为狂热的一位要数爱丁堡植物园的乔治·福雷斯特。他190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此后整整28年的时间里,总共进行了7次重大野外考察采集,足迹几乎遍及中国西南地区。他最终死于一次考察途中,遗体被安葬在了云南古城腾冲郊外的来凤山下。

在这近30年里,他共采集了30000多份干制标本,活植物材料1000多种。其中,发现杜鹃309种, 250多种为新种,包括很多分类地位独特的种。直到现在,这座皇家植物园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杜鹃花研究的中心。在杜鹃花属植物的资源收集与分类研究历史上,乔治·福雷斯特的地位不可替代。

随着越来越多杜鹃花属植物的引入,欧洲民众对杜鹃花的爱好日益增长。而且,欧洲的自然条件很适合杜鹃花的生长,引种也非常成功。现在,杜鹃也一直是欧洲园林设计师对林下花卉的首选。“欧洲的植物园如果没有杜鹃花都不能被称为植物园。”王飞坦言。

而整个20世纪,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作为杜鹃资源的大国,在资源采集上却是远远落后的。

1936年,由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和陈封怀建立的庐山植物园,是我国第一个收集、研究与保育杜鹃花属植物的专类园。可由于时局动荡,再加上地理与气候条件的限制,高山杜鹃的种质资源并没有大规模地丰富起来。

直到30多年前,中国古植物学家陈明洪在都江堰北部找到了处于川西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龙池,并在那里创立了中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先后组织了至少14次有关收集国产原始杜鹃花资源的野外考察采集,从藏东南、滇西、川西一直到贵北、秦巴山、南岭及武陵山地区,共采集了杜鹃花标本2000多号、400多个种,人工繁殖苗木30万株、353种。王飞表示,植物园目前拥有的杜鹃花野生引种资源在亚洲也是独一无二的。

一粒种子的萌发

2008年,存有云南和西藏的50多种杜鹃花的苗圃因为一场地震消失了。两年后,为了植物园的重建恢复,王飞和同事再次进入藏南墨脱地区,找回那些曾经损失了的杜鹃花种子资源。

9月的墨脱,气候依然变化无常,暴雨、泥石流、滑坡时有发生,当地的司机告诉他们,去往县城的路上,几乎每三天就有一辆车翻入雅鲁藏布江。即便是这样,他们依然需要往返野外和县城之间,平均1小时才能行进5公里。有一次,他们硬是坐着一辆刹车故障的车回到了驻地。

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消失苗圃里的杜鹃花种类已经回升到了70多种。

除了采集引种,近年来,研究人员也在关注杜鹃花野外种群的生存状况。王飞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杜鹃花都像它们开花时那样欣欣向荣。

羊踯躅是杜鹃花属极为常见的一种,它们大量分布于中低海拔地区,山坡、石缝、灌丛中随处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它作为一种有毒植物,被首次以文字形式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是中国人对杜鹃花类植物认知的起始。

不过,现在由于西部地区开荒、种植人工林等举措,低海拔地区的林下杜鹃有的被成片砍毁,还有的极小种群的种类甚至面临消失。王飞透露,在四川,羊踯躅的分布大大减少。

正因为如此,植物园的引种和人工繁殖成为了重要的物种保育措施。只是,杜鹃花的引种繁殖比想象的要困难。一方面,高山杜鹃的生长需要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海拔条件不足的环境中,它们的存活效率很低;另一方面,杜鹃花属的生长繁殖周期非常漫长,从埋下一粒不到1毫米的种子,到它第一次开花,平均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直到今年,植物园引种的杜鹃花仅有接近70种真正迎来花期。这样一来,想要筛选优良品种、栽培育种,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

 

茂汶杜鹃

《中国科学报》 (2018-02-02 第4版 自然)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