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舒婷 丁姗 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16 10:53:44
选择字号:
为了撑起百姓的脊梁
——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骨科团队

 杨惠林(前排左一)与美国一位教授联合门诊

■本报通讯员 杨舒婷 丁姗 记者 温才妃

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被称为老年人的“隐形杀手”,许多患者椎体骨折后因疼痛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非手术治疗患者在4年内死亡率高达49.4%。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我国每年新增181万名患者,罹患该病的患者预计到2020年将达5000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杨惠林领衔的骨科团队向这项世界医学难题发起攻击,历时十七载终于形成一系列诊疗新策略,技术得以在全国范围推广数万例。1月8日,由该团队牵头完成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治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骨科团队继2004年后再次摘得该项国家级大奖。

上世纪80年代,杨惠林跟随导师、中国脊柱外科领头人之一的唐天驷教授找到了用螺钉固定脊柱“楼面”的最好方法——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并率先将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被业界专家评价为“我国脊柱外科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三十多年来,该项技术仍是脊柱手术中的主要手段。2004年,凝聚了两代骨科专家心血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随着中国老龄化,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病例不断增长,病人椎体骨折后再运用原有技术已不能解决问题。“就好比楼面本身出了问题,依靠螺钉已经固定不牢了。”杨惠林说。

2000年,杨惠林领衔的骨科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在国内率先引入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术这一微创技术。只需精准地向骨折椎体“打一针”,先用球囊撑起骨折椎体,再注入专用的“骨水泥”将骨折块粘牢,恢复其支撑重力的能力,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伤口只有水笔芯大小,而且一般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行走。

在杨惠林的带领下,团队数十名骨科医生经过十多年的钻研,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疼痛责任椎体”“骨不连”概念及判定标准,并建立了调制灌注封堵和骨水泥—骨锚合技术,以及椎体精准穿刺、量化复位和“骨水泥”梯度灌注等安全操作体系,杜绝了在穿刺和灌注过程中引起脊髓损伤或肺动脉栓塞等情况,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椎体后凸成形术存在的“短板”问题。该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数万例,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

“‘苏州理论’为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技术的进步与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原北美脊柱外科学会执行主席、国际脊柱外科著名专家、华裔教授袁汉生评价道。

“看病一定要细心,给病人做检查一定要仔仔细细,就像公安局破案一样,认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杨惠林常常告诫学生,精准医疗基于精准诊断,细节决定成败。有时为了找出病因,杨惠林会与影像科医生直接沟通,重点检查其高度怀疑的致病区域。

这份一切以病患为先的理念,正是多年来杨惠林师从教授董天华、唐天驷传承下来的为医之道。“人的身体不能做实验,没有把握就不要手术,做手术就必须成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是附一院骨科的传统。”

临床上有时难以找到合适的骨科植入内固定材料,杨惠林和其他医生常常要不辞辛苦赶往张家港等地,有时甚至骑着自行车去找工厂,寻求合适的器械加工伙伴,为病患专门定制内固定材料。

曾有位病人因骨质疏松严重而导致反复骨折,经过治疗康复出院后,杨惠林还时常主动联系病人叮嘱他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不厌其烦地为其健康生活作进一步指导。

从医数十载,杨惠林获誉无数,但在他看来,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既是一份荣誉,也是对骨科团队几代人心血的肯定。“我们更希望能进一步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综合诊疗理念,增强大众的健康意识。”

《中国科学报》 (2018-01-16 第8版 科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