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远山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9/24 9:16:03
选择字号:
“双一流”:是攻坚克难而不是翻版升级

 

9月21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42所学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95所学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名单公布之后,引发了全社会高度关注,除了盘点各省市有哪些学校入围,各学科有哪几家学校入选,关于“双一流”建设和之前的“985”“211”工程的关系问题,成了网友们热议的焦点。

早在去年6月,教育部宣布《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的时候,关于呼之欲出的“双一流”建设是否只是大体承接原“985”“211”工程功能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歇。一方面,利益相关者最关心原有的利益如何保障并有所拓展,担心全国高校格局将重新洗牌。另一方面,社会又担心“双一流”建设成为翻版的“985”“211”工程,继续陷入名单固化、体制僵化、激励边际效应递减的境地。

有鉴于此,今年3月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两会上一再强调,“双一流”建设不是“211”“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9月21日,“靴子”最终落地,局面终于明朗。按照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黄达人的表述:“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遴选结果来看,原‘985’工程大学都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原‘211’工程大学都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这一结果肯定了以往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已取得的成效,也是开展‘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比去年6月相关文件被废止时社会舆论对“985”“211”的一片讨伐之声,这一次的官方表态,无疑是给了“985”“211”工程一个官方的正名。

即使如此,也阻止不了人们对“985”“211”工程的继续评说。就像人们之前批评“985”“211”工程的那样:只有少部分高校受益,客观上造成高校办学环境的不公,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两大工程的模式对高校争创世界一流的推动已经有限。当今时日,无论如何为两大工程正名,都不能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

在缺钱缺项目的时代,“985”“211”工程固然是效果显著的,但在目前高校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需求的情况下,追求卓越,达到世界一流任务更为艰巨。中国的高校和世界一流差距在哪里,看看近些年来“去行政化”推进得如何,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得如何,“管办评”分离落实得如何,不难知道答案。“双一流”建设要实现2020、2030、本世纪中叶的三重目标,要走的路并不轻松。这是一条攻坚克难的路,而不是一条“照着走”的路,的确应该不是“211”“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而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作者:王远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