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12 9:41:18
选择字号:
校园贷真的能被叫停吗

 

■温才妃

近年来,诈骗、传销导致个别大学生死亡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事实上,还有一大堪称大学生 “夺命杀手”的项目——校园贷,正悄悄地在大学生身边滋长。近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权威部门能否管住疯狂滋长的校园贷,这不禁要让人打上一个问号。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正视大学生的融资需求。

部分大学生确实有融资需求,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贫困生维持基本生活费和学费的需求,另一种情况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需求。妥善解决这两部分需求,才能够阻止校园贷将手伸得更长。

但是此外的融资需求,却构成了校园贷的主体。据不少校园贷学生透露,他们为了购买手机、奢侈品以及聚餐等需求借校园贷,最后却落入裸贷、暴力催收等圈套。这部分需求涉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源自社会上攀比、奢侈、享乐的不正之风,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也恰恰为校园贷提供了生存空间。

现在只是叫停了网络贷款机构,一些新套路又出现了,比如以培训名义借贷的“培训贷”、以美容名义推广的“美容贷”等。像这样涉及虚假宣传的校园贷,对于内心有需求、辨识能力尚且不足的大学生而言,简直是既难拒绝、也难识别。

像此种校园贷的出现和泛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政府的监管不力。多年前,银行对在校生推广信用卡,因部分学生信贷不良,逐渐疏远了这项业务。与此同时,民间借贷兴起,在校园中产生了变相体,然而,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允许或禁止这些机构存在,甚至不作相应的资格审查、风险评估就可以进入校园,这其实反映的是政府管理的疏漏。

其实,校园贷本身并没有危害,只有当校园贷利率过高或大学生无法正常还款遭遇暴力催收时,才会产生危害。也就是说,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识别高利贷的虚假宣传不可缺位。

在防不胜防的情况下,疏堵应该并行,怎样引导“疏”走上正途,吸引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也许才是眼下更好的对策。

《中国科学报》 (2017-09-12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