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天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8/21 10:02:43
选择字号: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造成科技界“自律危机”的根源究竟何在?如何重塑科技界的道德规范?
学术道德:根本在于回归科学本义

王昌燧

尤西林

 

 

■本报记者 韩天琪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印发《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以下简称《自律规范》)。《自律规范》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严于自律,坚持自觉担当科技报国使命、自觉恪尽创新争先职责、自觉履行造福人民义务、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坚守反对科研数据成果造假、反对抄袭剽窃科研成果、反对委托代写代发论文、反对庸俗化学术评价等四条“底线”,肩负起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造成科技界“自律危机”的根源究竟何在?如何重塑科技界的道德规范?《中国科学报》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学术道德源于内心的热爱和尊崇

“一般意义上的道德问题可以从教化,或更高层面的道德信仰、意识形态或传统文化角度提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科学专家尤西林指出,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规范实质是公共伦理,而不是个体更深层次的信念道德,公共伦理可以推行外在的规范和教育,而信念道德却与科学研究有特殊关系。学术腐败打破的是公共伦理规范,但这却不能仅仅通过外在的伦理规范约束获得根本改变,需要标本兼治。科学家的学术规范应追溯更深层次的信念道德根据。

在尤西林看来,科技工作者的道德源于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专业的忠诚和热爱。“这不应当被看作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和约束的结果,也不是简单的道德自律。学术规范背后实质上的核心问题是,科技工作者对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是否有内在的热爱和尊崇。这种热爱和尊崇实际上是一种信仰。”

人类科学史表明,知识阶层起源于信仰身份的巫师或教士,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信仰身份,他们对自己研究的对象有着极高的自律,这种自律不是外在的,而是发自内在的信仰。因而对于他们来讲不需要近代以来的伦理规范。

“如果我们回顾学术史和科学史,那些著名的学者在清贫或者极为窘迫的兵荒马乱中仍然热爱着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阿基米德在罗马军人的剑朝他劈来时,说:‘不要踩坏我的圆!’第欧根尼在亚历山大大帝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说:‘不要挡住我的太阳!’”尤西林阐述道,“这样的气概是不可能发生学术道德败坏的问题的。”

道德滑坡背后的信仰坍塌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家必然有其社会成员生存必需的商品交换需要。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中商业化的特殊背景下,“一部分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实际上并不是追求科学真理,而是作为谋生职业。因而他们缺乏科学传统中对科学内在的信仰,其中一些人会进一步把科研作为自己捞取利益的手段。”尤西林说,“今天很多学者和科学工作者并不是出自对学术的热爱,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更有甚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或更高的社会地位因而进入这个领域。他们把科学研究看作谋取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终极的真理和目的。”

尤西林强调,学术道德的败坏根源上来自于学术信仰的坍塌。“应当注意的是,即使中国没有西方的科学传统,但我们仍然有自己的学术传统。”中国古代学术传统被作为前现代落后文化抛弃,而近代迄今一脉相承的作为坚船利炮国家富强手段的科学技术观念支配着中国科学教育文化,却缺失了起源于科学真理信仰的西方科学精神。这导致市场化环境下科学研究源动力的缺失。

上述文化与制度制约影响着当今学术界的年轻人。“有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处于这样的裹挟中,他们可能原本怀抱着单纯的对科学的追求,但当他们被裹入这样一种氛围之后,身不由己地受其制约而不能自主。”

尤西林认为,这是当今学术界面对的真正挑战。当年轻人进入学术体制之后,有多少人能保持马克思·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天职的神圣感与对科学真理的尊崇和信仰?道德在现代化社会属于示范行为,而不是强迫或前现代教化灌输行为。

“如果一个行业出现了道德问题,那不是用外在的道德条例所能挽救的,如果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强制性规范可能导致人们用更加拙劣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有可能演化出更加狡猾的应对之策,使道德的败坏更加精致化。”尤西林强调,解决科技工作者的道德问题要治本,而不是仅仅治标。“如果要治本,我们今天要让科学研究回到追求真理的状态,而不用科学之外的价值衡量科学研究,后者本身就是一种腐蚀和败坏。当然,也需要治标。”

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自律规范》提出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保障。反对压制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反对滥用学术权力徇私舞弊利益寻租,反对学术评价中唯论文数量、唯SCI等不良倾向,反对行政化官本位等非学术因素影响评价,反对拉关系送人情、暗箱操作、亵渎学术尊严。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昌燧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工作者的道德问题与评价体系也有关系。“以前的科技工作者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上从事科研工作的。现在的科技界本位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个问题不改变,建设道德环境就无从谈起。”

除了科技工作者内心的敬畏,在操作层面更重要的是制度的不断完善。尤西林认为,好的制度会带来好的氛围,进而带来好的环境,而坏的制度有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好的制度才能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真正为科技工作者回归科学研究的本义提供适宜的土壤。

《中国科学报》 (2017-08-21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