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7/12 9:20:29
选择字号:
“林果县长”扶贫记

 

■本报记者 王方

 


 

桃园、葡萄园、苹果园,刘济伟面向果农,不厌其烦地讲,手把手地教。中国农科院供图

2016年,河北省阜平县新发展晚熟桃种植4400余亩,苹果4600余亩,葡萄1000余亩,礼品西瓜150余亩,改接水果枣10000余亩;2017年将再新增3.5万亩,未来带动当地群众户均收入可达1.2万元。

一个个数据背后是心系革命老区的情怀,是对扶贫攻坚事业的投入。这份工作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林果专家、挂职阜平县副县长刘济伟主要负责。整整三年,他将心血付之于巍巍太行山、潺潺胭脂河,他相信“阜平人民有光荣的过去,更会有灿烂的未来”。

走遍全县定规划

南湾村党支部书记李苏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还记得刘济伟第一次来本村召集群众开动员会时的情景,“我那时的态度是可信可不信,而老百姓压根就不信。今年种树明年结果,怎么可能?”

信什么?原来,为了深入了解阜平当地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刘济伟深入乡镇、农村和群众座谈交流,查阅资料,撰写总结报告,分析林果市场需求,经常两三个月不回家。初到阜平时已经错过了农业季,但半年时间里,刘济伟就已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的209个行政村。

他发现,阜平县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现状良好,山地冷凉气候条件独特,具备打造生态、优质、高效、特色现代林果产业典范的条件。

“结合阜平实际地理气候条件,按照阜平县林果业长期规划,考虑当地群众意愿,我建议发展以苹果、晚熟桃、葡萄等为主的果树种植,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打造京津冀地区优质特色果品生产供应基地。”刘济伟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过去种植玉米,亩产超不过1000元;种植大枣,由于管理粗放、模式落后,效益低下。刘济伟希望改变这一现状,提出了“集中建设西部高山苹果种植、中北部晚熟桃种植、东南部葡萄种植三条林果种植产业带”的发展目标。

为破解资金难题,在刘济伟的主导下,县政府制定出台了《阜平县林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参与林果产业发展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均可享受金融惠农政策,获得贴息贷款;此外还有政策性补贴和农业保险等保障。

明晰产业发展思路,出台扶持政策,刘济伟又一个村一个村地去做群众工作,希望他们改变传统种植观念,对调整林果产业结构予以理解和支持。

“我认为他的群众工作之所以能调动起来,一是扎得住,二是技术好。”阜平县县长刘靖告诉记者,现在刘济伟到村里去,准被村民当偶像一样团团围住,而不会再说他“吹大话”。

产业发展讲科学

“阜平林果产业要发展壮大,急需解决种什么、如何种、怎么销的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抓好品种、技术、市场这三个重要因素。”刘济伟说。

在品种选择上,西部山区海拔较高、温差较大、气候凉爽,有利于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适宜发展高山苹果种植;中北部软低的丘陵地带,交通便利,通风光照良好,地面多为带砂性的黄壤土,晚熟桃树品种表现更佳,结果性能好,质量风味上乘;东南部胭脂河畔,地势平缓,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一定规模的葡萄种植。

最初刘济伟自己承担了大部分技术指导工作。2015年3月,他指导固镇村建设葡萄种植示范园,从果园选址到现场施工都全程参与。同年,辛庄村建立了县里第一个礼品西瓜种植示范园,成功种出了富硒礼品西瓜,也是他指导的。

随着产业发展,建立一支全县林果产业技术队伍迫在眉睫。2016年6月,阜平县成立了林果特色产业专家服务组,每种果树聘请1~3名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每天在县内巡回指导,提供一对一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并定期组织果农进行技术培训,提升果农果树种植专业知识。

来自山西临猗的魏有奎是专家服务组的一员。“‘精准扶贫、技术过硬、融入群众’是刘县长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我们专家的要求。羊道村,顾名思义羊走的狭道,我们照样上山入户,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再带出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面向市场,晚熟桃就是错时营销的一个选择。刘济伟认为,县里早期发展的瓜果种植示范园产量不大、品质优良,不存在销售困难。但随着县内林果产业大面积发展,产品的销售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今年在王林口乡建设了一个大型水果交易市场。下一步,我计划推动建设一支阜平县的专业营销队伍,专门对接市场,建立稳定高效的销售网络,解决产品销售难题。”刘济伟继续忙碌着。

传经送宝共致富

“我外出回来后工人告诉我,刘县长又在我们果园里忙活了半天,这是常有的事。”阜平县溪谷果树种植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建利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谈道,“我特别信赖刘县长,跟着他又学技术又学精神。”

刘济伟想起吴建利当年把该结果的樱桃树种成了绿化树,愈发觉得帮助农户掌握林果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是当务之急。

为尽快见到效益,经过实践探索,刘济伟将过去桃树的“三股六杈十二个头”树型改为“Y字形”树型栽培模式,通过增宽行距、缩短株距合理密植的方法使每亩地栽培数量比过去翻了一番,既增强了透光性,便于机械化作业,又使产出的果品优质,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

除了先进栽培模式的推广,施肥、剪枝、病虫害防治、套袋等常规技术,刘济伟事必躬亲。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果农,不厌其烦地讲,手把手地教。“刘县长说什么时候出什么效果,到时就真的验证了。”吴建利说。

为了树立典型,刘济伟还指导建立了几个高标准瓜果种植示范园,引入了适宜的优良品种,制定了生产技术规程。2016年,示范园葡萄首年挂果亩产就达到700多公斤,在周围县市葡萄批发价格只有每公斤3元的情况下,这批葡萄售价达到每公斤20元,仍然供不应求。

果农和农场主的一个个咨询电话,成为了刘济伟的工作任务:不分白天黑夜,他总是随叫随到。他常说,技术服务面对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只有扑下身子,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三年来,他坚持自己能到的地方,就自己去;能在田间搞的培训,就不让群众跑腿到县城来;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就不劳烦别人。

“是刘县长让我们由种玉米变成了种果树,由果树管理‘门外汉’变成了掌握技术的‘土专家’,由亩收入不足千元变成了上万元。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底气更足了!”广大果农从心眼里感激这位“林果县长”。

《中国科学报》 (2017-07-12 第8版 区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