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子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7/6 14:23:55
选择字号:
“互联网+科研”让科研不再“孤单”

 

中新网上海7月6日电 (王子涛)“对于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需要最合适的人去研究。但这些人不一定在你的团队,也不一定在你的学校,他可能是中国某地一个你素不相识的学者,这时候就需要用‘互联网+’科研的理念把大家聚集起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发起人张学良对中新网记者说。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与形式将发生改变。“互联网+”对跨学科合作提出了全新的科研组织形式与组织科研方式。以前要做一个科研项目,可能是某个单位为主。而据张学良介绍,目前他们已经突破从单个学校,单个专业来配置研究资源的阶段,转而通过众筹、众包、众研、众智来进行研究。

张学良介绍说,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发起的中国城市群研究项目,就是通过“互联网+科研”这种新形式聚集大家智慧,科研众包,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城市与区域空间问题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GIS、城市规划、计算机科学、生态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科学交叉,团队内生地需要有多学科背景,一个团队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如此庞杂的工作。

“比如我要研究环长株潭城市群,我们离长株潭太远,做这个也没基础,调研成本也高,因此我们想找湖南的学者或团队做这个研究。”张学良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最终会筛选既有研究基础、又能投入时间,同时对“科研众包”组织形式有认同感的团队来完成研究工作。

在招募到一批有基础、有兴趣、有时间的学者或团队后,根据每个团队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感兴趣的城市群,梳理城市群的历史脉络与发展历程,研究城市群的区域合作方式与进程,就城市群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意见与建议,每个团队负责完成中国城市群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城市群专册。

中国城市群系列丛书拟出版二十余册,我国的二十余个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等)各一册,初步定于2018年底出版。

“就研究团队自身来说,做的是一个城市群的研究,最后看到的却是所有城市群的研究结果,这也能激励大家一起做城市群的研究。”张学良说。据悉,在7月7日即将召开的中国城市群发展高端论坛上,CCRL会发出建立中国城市群研究联盟的倡议,使得每个团队都是城市群研究的重要节点,鼓励每个研究团队以城市群研究为基础,分别建立一个城市群的数据库与实验室。

对于“互联网+”科研这种新形式,张学良也预测说,“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科研与传统的科研组织方式相比不会是替代关系,而可能会是一种良好的互补关系。”(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