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4/18 10:14:10
选择字号:
时评:婚恋教育如何收到实效

 

■陈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公开发布。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从改革开放初期明文禁止校园恋爱,到此后对校园恋情不阻止、不提倡,再到如今明文规定将婚恋教育纳入教育体系,这一系列变化体现了我国教育观念的逐步开放与进步。事实上,从多年以前,已经有学者呼吁高校开展针对学生的婚恋教育,而很多高校此前也已经开设了一些婚恋教育课程。从这个角度上说,此次新规定的出台,可以看做官方对此类教育的承认和倡导。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正确举措。然而,举措的正确并不代表着一定会出现好的结果。

这并不难解释,在我国,国家层面的方针政策会对高校产生很强的导向作用,一项政策颁布后,各高校纷纷响应,短时间相关工程大量上马的情况屡见不鲜。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高校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情况,盲目跟风、赶进度的结果便是事倍功半,反而难以达到政策的初衷。

具体到此次规定。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婚恋的话题在高校中依然属于相对比较敏感的话题。虽然学生们对此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大学阶段,学生本身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这种教育一旦出现差错,很容易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误导作用,而近几年,国内高校开展的一些婚恋课程,大多是某些教师的自发行为做主导的。换言之,我们并没有一个哪怕相对完整的相关教师人才队伍体系。

可以想见,一旦高校大规模开展婚恋教育,此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极有可能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但普通的心理咨询与专门的婚恋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教师配备很容易出现问题。

除了师资力量的问题外,类似的还包括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而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婚恋教育很可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再次强调,笔者并不反对这一政策。相反,这一政策的颁布完全符合当今的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群体的需要。但在面对这样一个政策导向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想清楚,要做好这份工作,我们还需要准备什么内容。

《中国科学报》 (2017-04-18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