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超仪 蔡珊珊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7/4/11 13:57:46
选择字号:
无机化学家计亮年院士:桃李满天下此生已无憾

计亮年院士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通讯员刘雷(资料图片)

文/广州日报记者全媒体梁超仪 通讯员蔡珊珊

从一名皮革厂学徒工起步,计亮年磨砺前行,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三名贡献者之一,计亮年因首次发现“茚基动力效应”轰动国际,为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他在中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以金属酶为对象,系统而创新地使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核酸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酶和修饰天然过氧化物酶三种酶体系中取得国际上重大突破,推动了中国生物无机化学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生命等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6岁丧母、9岁丧父……经历过战火岁月,童年的颠沛流离,为计亮年的一生注入了传奇色彩。耄耋之年,回顾一生,在他拥有的多重身份中,计亮年最看重的是教书育人的角色。想起毕生亲自培育的100多名博士后、博士、硕士如今遍布全球,科研后继有人,他坦言此生已无遗憾。

命运急转:从少爷到孤儿到皮革厂学徒

1934年,计亮年出生在上海市马当路普庆里10号,父亲计竹卿当时是英国泰晤士报驻上海分社职员,母亲是传统的家庭妇女。计竹卿夫妇育有六女两子,计亮年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计亮年的童年岁月,家境还算殷实,有保姆照料。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随后上海沦陷,父亲的工作失去保障,家道中落。六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病去世,三年后,父亲也因患肺结核病辞世。

从少爷到孤儿,计亮年尝尽了命运跌宕起伏的滋味。14岁那年,为了生计,他前往上海一个皮革制品作坊当学徒。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他获得了一个半工半读的机会。为了补上此前落下的课程,计亮年每天只睡六个小时。这种分毫必争的狠劲,让他仅用三年时间就把初中、高中课程补完,1952年9月,他以全班100名录取生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

学术生涯:勤奋坚韧终大放异彩

进入大学后,计亮年并没有忘记过去三年背着皮革四处送货时翻书复习的经历。他养成了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勤奋、坚韧的品格也贯穿了他的科研学术生涯。

在山东大学的四年里,他未曾离开过学校。每个寒暑假,计亮年都在图书馆里苦读。毕业后,他先后被选拔到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进修,师从国内、国际学术大师。1975年,计亮年到中山大学工作。1982年至1983年,计亮年被公派到美国西北大学,师从有“无机化学之父”、时任美国化学会主席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巴索罗。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花费三年时间才能取得的成果。

天道酬勤,凭借悟性和拼劲,计亮年作为三名贡献者之一,首次发现“茚基动力效应”,这些成果为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轰动国际。在美国的一年间,他在著名国际优秀刊物上发表“茚基动力效应”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二作者1篇)。

回报祖国:筹建实验室当“孺子牛”

虽然已在国际上声名远播,计亮年仍然心系祖国无机化学事业的发展。自1975年被中山大学引进至今,他扎根中大40多年,白手起家,与无机化学教研室众多老师一起筹建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见证了中大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壮大。

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开始筹建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时,计亮年坦言,可以用“一无所有”形容。最困难的时候,课题组甚至添置不起做普通实验的仪器设备,他要骑单车去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借玻璃分液漏斗做萃取研究。如今,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来自全球的学科人才经常来中大的实验室做实验交流。

除了推动学科发展,计亮年也是甘愿俯身的“孺子牛”。他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无机化学等十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团队老师的协助下,他先后培养了100多名学生(包括博士后5名、博士生62名、硕士生39名),学生遍布海内外,大多担任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如今,耄耋之年的计亮年仍然活跃在讲台上,讲授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的学生,而是向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传授人生经验。他生活节俭,平日出行经常乘地铁和坐公交车,不愿意麻烦其他人开专车接送。14岁那年,计亮年用双腿跑遍上海送货,练就了好脚力,因此他笑言,如今还是行走自如。

广州印记:城市暖意融融 学校关怀备至

计亮年对广州、中山大学充满感恩。在广州,他本是一个异乡人,然而这里的开放包容给予了他成长的空间,也让他时刻感受到周围人的善意。每当他和夫人乘坐地铁和公交车时,均会遇到好心的市民热情让座,让他和老伴内心暖意融融。走在校道上,本系和其他系的学生和老师都会礼貌地向他打招呼,充分体现了尊师重道。

谈及中大,计亮年心情激动。他表示,这里给予了他充分的自由度发展学术,专心科研。更可贵的是,四十多年来,中大的领导和老师在生活上也给予他非常多的关心,解决了不少困难,感情早已如亲人般浓郁。

心系科研:

三大酶体系取得重大突破

从美国回来后,计亮年回到中山大学,带领团队在金属酶(包括核酸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和过氧化物酶三种酶体系)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之间规律性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重大突破。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计亮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钌多吡啶配合物作为人工核酸酶研究,建立和发展了金属钌的生物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其研究成果为治疗抗癌药物的潜在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DNA定位诱变、肿瘤基因治疗、DNA 的修复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领域,计亮年带领团队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由于贡献突出,计亮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并被授予特许化学家称号。1990年至2002年,英国皇家化学会五次授予他个人研究基金,该基金每年仅从全球选出30人。他先后代表中国十多次在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国际会议担任秘书长、组委会副主席等职务。

院士小传

计亮年,1934年4月出生上海市,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与教育家,主要从事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首任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计亮年研究生物无机化学30余年,在推动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促进国内、国际间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除了1978年协作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外(中山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教学成果奖4项;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授予的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因在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首届孺子牛金球奖;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等国家和省部级个人荣誉奖12项;还曾获得“广东省2013年度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记者手记

大师风范 如沐春风

好事多磨。由于计亮年院士工作繁忙,采访在一个多月后才终于确定。这位拥有成功人生的83岁科学家,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人生的经历,记录他所走过的时代。

一诺千金,答应接受访谈后,计亮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做事十分严谨,仔细梳理了人生的每个阶段,甚至精确到月份,写满了一页页的草稿。每一段人生经历如何走过,计亮年记得一清二楚,每个人生阶段也充满了反思和自省。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计亮年一生获奖无数,科研硕果累累。回顾一生,令他动容的不是名与利,而是想到他的学生已遍布全球,在中山大学三个金属酶的研究方向已后继有人,且青出于蓝,不用担心科学研究“人去楼空”。不但他的学生遍布全球成为新一代科学家,学生的子女也正在大放光彩,谈到此,计亮年快乐一笑,坦言:“人生梦想已经实现,此生无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