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10 9:20:43
选择字号:
评“双创”:社会有活力,创新就有活力

 

■张文静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提及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强调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欣喜图景。自国家提出“双创”战略以来,在互联网、金融、交通、文化等各领域,“双创”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创新创造潜力,释放出涌动的能量。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现代社会,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往往相辅相成。市场需求是助推社会创造力迸发的重要牵引力,社会创造力的迸发又能极大带动消费增长、经济调整升级,让市场更具活力。正因为契合了这一规律,才使得“双创”能够成为搅动活水的春雨,喷涌激情的源泉。当下中国,“双创”持续推进,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必然带来整个社会创造力的整体提升。

如果说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指其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那么,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则体现在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有最大程度发挥其创造力的可能。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时也表示,人的积极性、社会的创造力是我国发展最大的动能,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这一动能需要基于人们将创新灵感付诸实践的空间和机会,需要基于使人们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束缚的宽松自由的氛围,需要基于个体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基于创新者不再囿于繁杂琐事而专注于创造的文化塑造。

要想实现这样的社会状态,我们现有的社会肌体必然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调适、改造、锻炼,甚至“脱胎换骨”。

首先,政府要为社会创造力提供生长的土壤和迸发的环境,这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职能,打破体制束缚和利益壁垒。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所说,服务“双创”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包括我们科技厅在内的各个部门都在努力当好‘店小二’”。

其次,个体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制度的改革。当前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限制了新一代创造力的产生。实用主义的教育观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阻碍了对个人兴趣的追求。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在今年两会上就感慨,以高考作为指挥棒,3天考试决定一个学生前途,必然造成从学校到家长都必须提前准备,学生学习负担层层加码。

此外,社会创造力不仅需要激发,更需要依靠法制予以保护。用法律来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契约、捍卫公平,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的智力成果能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让社会创造力的迸发屹立于坚实的土地上。

无论是基于“双创”政策落地的实际要求,还是国家创新发展对于营造整体创新环境的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不是在强调激发、调动、释放整体社会、国民的创造力。社会创造力是社会活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努力营造更富有活力、更充满创造力的社会,也就意味着让更多人涌入到创新创造的时代潮中。社会有活力,创新必然有活力。

《中国科学报》 (2017-03-1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