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操秀英 刘园园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7/3/9 10:10:26
选择字号:
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驶入快车道”
科学规划 稳定支持一个也不能少

 

两会视点

本报记者 操秀英 刘园园

两会前不久,“北京光源”将于2018年开工的消息传出,这一科学“大块头”的建设将历时6年,耗资48亿元人民币。

与它一样,近年来经常会出现在新闻中的大科学工程还有不少:上海光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四川锦屏地下实验室、FAST望远镜……正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陈和生代表所言,“我国的大科学装置发展进入快车道”。

如何让大科学装置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科学研究中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既需建立“大机制”,也需关注“小细节”。

项目选择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科学工程建设的需求迅速增长,这其中既有科研单位争取经费的需求,也有一些学科领域自身发展的驱动。”陈和生用“竞争越来越激烈”来形容目前各学科领域对大科学工程建设的旺盛需求。

陈和生建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选择,必须非常慎重,要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考虑我国有优势、符合我国国情的项目。通过严格评审和可行性分析来提出推进意见,建议国家设立周期固定的科学咨询委员会,对项目选择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必须由科学目标为导向,不能为了验证技术去实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委员说。

曾经参与大型对撞机在线讨论的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天文系教授韩涛在给科技日报记者的邮件里表达了同样观点。此外他还强调,要考虑这一工程对技术发展、工业制造、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推动作用及工程技术上的可行性。

二期工程建设需要“绿色通道”

大科学工程主要服务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往往会分阶段建设。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一期完工后,二期建设项目往往拖好多年”,陈和生建议国家对大科学工程二期建设的立项设立绿色通道。

以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为例,其设计能力为60条光束线站,一期建设完成后,目前有13条光束线投入运行。由于现行体制机制限制,二期工程需要重新立项,如果项目无法纳入下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再等五年。上海光源2009年一期工程竣工后,2016年底二期工程才动工。陈和生觉得“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影响了大科学工程发挥作用”。

“现在散裂中子源就要通过国家验收了,但二期还遥遥无期。二期工程不涉及征地和环评,可以很快上马。”陈和生建议国家开通此类工程的“绿色通道”,简化申请、审批程序。

对大科学工程研究和应用成果的评估也不容忽视。陈和生了解到,很多单位关注于争取新项目,对已有项目的管理和投入不够。建议国家定期对大科学工程的科学目标和应用成果的实践度进行评估,如果没有竞争力要考虑关闭,这也是国际惯例。

把人稳定下来最重要

“在大科学工程中工作的人一般都要持续十几二十年,怎么把这批人稳定下来最重要。”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宝年委员希望大科学工程能得到长期稳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他表示,基础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长期积累,产出成果的周期也较长。“由于政策的不连续性,在这里工作的人一会儿追求论文,一会儿又要去找项目,无法潜心做科研。”

去年两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万元熙院士谈过类似问题。他当时提出,国外的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包括10%—50%的人员经费,但是国内的大科学装置都是只管建,不聘人。

陈和生也谈到了大科学工程建设期间人员经费支持的问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工程和科学的双重特点,建设过程中包括大量科研工作和非标设备研制,但是工程实施期间难以得到外界对人员经费的支持。希望进一步完善科研费用投入机制,在设施建设过程中考虑科研人员的绩效费用。”(科技日报北京3月8日电)

相关专题:2017年两会专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