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2/26 20:20:56
选择字号:
农业升级:从“吃饱”到“吃好”

 

民以食为天。当今社会,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发生多元变化,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既能保持营养健康不受影响,还能享受美食、传统风味和食养等中国特色的营养健康需求。这意味着人们对食物的要求步入追求品质、营养、个性化的新阶段。

在《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落实过程中,农业发展及农产品生产亦顺势升级,迎来新的机遇。在健康中国建设之际,人民群众包括农民受益良多。

农业是食物的源头

农业是食物供给的源头,是保障居民营养需求的第一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认为,从农业提供食物供给的目标要求和推动力机制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即1978~2000年,农业生产追求数量阶段,也就是温饱阶段;2000~2012年,农业生产追求多样优质安全阶段,也就是小康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加快迈进全面小康阶段,也就是富裕阶段。

当前,中国农业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已经从“吃饱”向“吃好”转变,人们对质量安全、食物营养领域的产品和技术要求比以往更高。食物营养发展在新时代也呈现出新趋势。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荣誉主任、农业部原党组副书记万宝瑞表示,随着十九大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写入党章,标志着要充分发挥市场对食物生产与营养结构的决定性作用,扭转了传统的生产什么就吃什么的局面,向营养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转变,即由居民营养需求决定食物需求量和需求结构。

他认为,农产品的生产由注重粮食的数量向注重质量安全和营养健康转变,食物供应由初级食品向深加工和方便快捷的食品转变。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营养健康问题交织,营养缺乏和营养富余交织。国际也面临着包括微量营养素缺乏、发育迟缓、超重和肥胖等方面的食物安全和营养挑战。 2016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6~2025年定为“联合国营养问题行动十年”,以促进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这些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始终坚定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随着这些重大部署的落实,食物与营养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不同时期,针对突出的营养健康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等,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部署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还定期开展营养与健康监测。

这些举措对促进国民营养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国民日渐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与营养健康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仍将存在。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我国人群营养健康现状和需求,其主要特点在于: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促进营养与食品安全有机结合,覆盖生命全周期、大健康理念,强调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注重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计划》是对我国全民营养健康工作发展最高层的全面设计,全方位布局了国家营养发展的未来。”在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看来,《计划》强调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国民营养为切入点,预防营养相关疾病为目标,大力普及营养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制度,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形成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的国民营养新格局。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创大营养、大健康、大融合、大发展的国民营养健康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问题、目标、需求、创新四个导向。

他介绍,现阶段应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加强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普及应知应会,提高能力水平,初步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

营养健康型农业

《计划》提出,要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规范指导满足不同需求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开展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的示范推广,强化营养主食、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加快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

“《计划》注重现代科技和新发展理念对营养工作的引领和推动,加快农业、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向营养型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营养健康工作的创新发展。”金小桃表示。

营养健康型农业发展之路该如何走?陈萌山表示,应遵循生态规律,实现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循环;遵循经济规律,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赢。

其中,他提出“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大食物是利用整个国土资源,通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融合开发,开发丰富多样的食品品种。大营养即强化食物营养的科学评价,用营养指标把引发慢性病的因素和食物营养功能的开发有效对接起来,实现分人群健康需求、食物型食物生产和食物合理消费三位一体统筹协调。大健康则是指食物生产整个链条上的健康有序,这包括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食物生产健康、食物消费健康、提供健康的消费环境等。

在陈萌山看来,农业发展要在政策不断稳定加强、改革不断深化提升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科技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将比历史上显得更加突出。“富裕阶段的特征是要通过建立科技为主驱动力的农业发展机制,来满足全社会营养健康型消费的需求。”

健康中国的蓝图已经绘就。人们期待,随着营养与健康的战略转型,依托科技创新,激发食物营养健康产业潜力,未来更加生态的农业、更具活力的业态、更有品质的食物、更富素养的生活会一一呈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