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22 9:58:55
选择字号:
《亲历者说“氢弹研制”》作者:倾听历史的细节

 

侯艺兵,著有《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亲历者说“氢弹研制”》等作品。

■本报记者 张文静

“核爆炸正常!”1964年10月16日15时,伴随着第二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二机部)九院第九作业队技术员高深的一声呼喊,新疆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基地主控制站的人们欢呼起来。当时作业队技术员朱建士站在距离爆炸铁塔60公里的观测点,背对着爆心,没有听到爆炸的声音,直到听到周围一阵欢呼声后才转过身来,看到一朵蘑菇云从遥远的地平线上缓慢升起。而刚刚按下起爆按钮的操作员韩云梯,没能和同事们一样在第一时间欣赏蘑菇云,而是独自完成了余下几个程序后,才走出主控制站,与现场指挥拥抱在一起。

57年后,当年那个历史瞬间已渐行渐远,但这些鲜活的细节却被记录在《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一书里,永远地保留了下来。

一张照片引出背后的故事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编审侯艺兵采访整理《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这本口述书的最初想法,是从一张老照片开始的。

2009年4月,抱着为单位收集史料的目的,侯艺兵开始尝试对所内的老科研人员进行口述整理。访谈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建士时,朱建士说:“重复的内容我就不讲了,给你讲讲我参加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故事吧!”讲述开始,朱建士给侯艺兵展示了一张老照片,那是1964年10月朱建士和第九作业队701分队7位队员,在“596”铁塔上和原子弹一起留下的一张合影。

这张照片让侯艺兵眼前一亮,如果能把照片中的人都找到,请他们各自讲述亲身经历,岂不就把当时的历史原貌完整拼接出了吗?于是,侯艺兵费尽周折,找到了照片中还在世的六位同志,听他们讲述当年参试的细节。访谈中,他们又为侯艺兵推荐了一个重要人物——按下第一颗原子弹起爆按钮的韩云梯。这些口述史料后被侯艺兵等人做成了电视专题片。

看过电视片后,很多老同志对侯艺兵说,当年二机部九院派出了第九作业队200多人赴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要想真正全面地还原引爆原子弹的过程,八个人的叙述远远不够,还需要找到更多亲历者。于是,侯艺兵开始有了扩大采访范围并成书的想法。

2010年,在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主编樊洪业见面时,侯艺兵透露了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樊洪业的赞同,将引爆原子弹这一选题纳入这套丛书中。

随后,侯艺兵将采访对象扩大到30位,从原子弹在青海基地研制启运开始,沿途运输、保卫,到核试验场地的装配、吊装、安放、保温、插雷管直至引爆,每个环节都找到身处第一线的亲历者。一年时间里,侯艺兵追踪他们的身影,走访了大连、苏州、上海、西安、绵阳等城市,最终形成了《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

“这个过程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口述史的热情。我迫切地想要继续做下去。”侯艺兵说。于是,聚焦我国筹建核武器研制的第一个爆轰试验场“17号工地”的《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讲述氢弹研制过程的《亲历者说“氢弹研制”》和展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核基地的《金银滩传奇》被侯艺兵用了八年时间相继完成。

细节在讲述中清晰

“两弹元勋”邓稼先曾说过,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侯艺兵不仅将录音笔对准著名科学家,也想倾听这成千上万人中普通一员的故事。“他们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科技工作者,但在核武器研制这个长长的链条上,他们却是各个环节的‘操刀者’、见证者。他们讲述的,是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最真实的细节,如同他们鲜为人知的人生。”侯艺兵说。

在《亲历者说“氢弹研制”》的33位采访对象中,有两院院士、行政领导、技术人员,也有在第一线装配氢弹的普通工人。

做这几本口述史时,侯艺兵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和时间赛跑。他的受访者平均年龄已经80岁。2014年第一本书出版时,五位受访者已经去世。等到四本书都做出来时,去世已十几位。

“受访者年纪大了,这么多年过去,记忆也会有不准确的地方。在采访时,对于同一过程,我力求找到2~3个人来讲述,以互相印证。比如,仅在铁塔上为第一颗原子弹插装雷管,就有六位现场亲历者。六个人的叙述,将当时插装雷管的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就像拼积木一样。”侯艺兵介绍说。

整理完受访者的口述内容后,侯艺兵再通过查阅档案,翻阅大量的参考书籍,来印证史实,弥补缺失的环节。整理出的文字,让受访者亲自核实、校对、签字,这才算完成。

当然,做核武器口述史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困难。有些老科研人员不愿意讲,有的怕内容涉密,也有的认为说出来没人看。侯艺兵只得挨个做工作,慢慢把他们的顾虑解除之后,这些老同志开始敞开心扉。一位受访者当面对侯艺兵说,这些经历他对自己的子女都没说过。

《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出版后,侯艺兵将书送到一位年纪最长的受访者家中。他拿过书来看都没看,放在桌上,对侯艺兵说:“小侯,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我给你讲讲氢弹研制吧。”那一年,他已经96岁。

倾听引爆原子弹的种种细节,让侯艺兵时常感动。有位受访者讲,当时要检查牵引铁塔升降机的钢丝是否完好,他们不戴手套,徒手攥着钢丝在滑动中检查,一旦其中有一小根钢丝断了,就会在手心划出一个大口子,当年就用这种笨方法来保障万无一失。

“这是那时候科技人员严谨工作态度的一个缩影。”侯艺兵感叹说。

在大多数的访谈中,受访者说的都是研制、试验现场的工作细节和生活琐事,没有多少戏剧性故事,更缺乏豪言壮语。但在侯艺兵看来,叙述者说得越平淡,越值得读者细细地品味。“因为那些现场的细节,是经过一生的过滤沉淀还能留下来的记忆!”

《中国科学报》 (2017-12-22 第6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