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光岩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7 14:23:26
选择字号:
杜玉涛:从克隆猪研发骨干到“健康中国”践行者

 

党的十九大代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党委书记、华大运动首席科学家杜玉涛:

从克隆猪研发骨干 到“健康中国”践行者

十九大代表杜玉涛。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奋战在科研一线的杜玉涛,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党委书记、华大运动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伴随着华大基因这个前沿科技研发机构一同成长。她是一名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曾是世界首只手工克隆猪的研发团队成员,而今正投身于“健康中国”事业建设中;她还是一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助推党建成为华大基因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近期,杜玉涛一直在做十九大的参会准备。她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得知当选消息后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组织上给予这么大的信任和认可,忐忑的是自己的履职能力还有待不断提高。她现在每天都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与身边同事沟通交流,希望传递好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帮助更多人选择

适合自己的运动

1999年,本科毕业的杜玉涛被刚成立、求贤若渴的华大基因相中,之后被推荐到丹麦奥胡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此进入克隆领域。2006年6月,杜玉涛所在的丹麦团队迎来了世界首只手工克隆猪宝宝,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开创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杜玉涛成为手工克隆猪技术的专利人之一。

一年后,杜玉涛毕业回到华大基因。在短短一年内,她完成了实验平台的基础建设及实验体系的优化,并在2008年带领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批“手工克隆猪”,同年荣获深圳市“双百计划”荣誉称号及“广东省地方级领军人才”称号。

在华大基因,很多人亲切地称呼杜玉涛“杜老师”,因为除了搞科研,她还在带课题、带队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担起更大责任,也要勇于挑战自我,在组织需要的地方努力做得更出色。”杜玉涛说,有一段时间,她一直都泡在实验室里,陶醉于研究工作的纯粹世界,后来才被上司点醒,毅然走出实验室,从科研岗位走向管理岗位,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作用。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这既是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契机,也是党员的社会责任和行动自觉。”当前,杜玉涛把主要精力放在华大基因旗下的华大运动。

杜玉涛说,华大运动的目标是帮助每一位用户做好健康管理,包括建立个人健康基线和运动健康账户,还包括风险评估、动态监测和干预方法等。不少运动爱好者在不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情况下,盲目选择某种运动,其实是可能损害健康的。她希望能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尽一分力,帮助更多人在了解自身基因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企业党建不能

脱离业务实际

“非公企业党建,是提升非公企业吸引力、激活企业内生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华大基因研究院党委书记,杜玉涛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企业党建上,与同事一道贡献了不少党建新点子。她认为,企业党建不能脱离业务实际,可将工作关系密切的党员同志安排在同一支部,这样既是党内同志,又是工作伙伴,可以一起带头冲锋陷阵、攻克科研难题。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党委成立于2008年5月,现辖属25个党支部,在册党员已达到782名。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人数占95%,本科学历占40%、研究生学历以上占57%,是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队伍。

杜玉涛表示,华大基因党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根据业务发展格局推行“党建+互联网”,更好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先锋论坛”“微党课”“微考场”等形式的培训讨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力,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华大基因党委坚持“严”字当头,今年共收到入党申请书58份、确定发展对象4名、吸收预备党员5名、办理党员转正9名、解决党员历史遗留问题317例。“我们严把党员入口关,不断提高党员队伍质量,增强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杜玉涛说。

在华大基因,很多党员的工位上都挂着“党员示范岗”标牌。杜玉涛说,党员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先进性和带动作用,亮出身份,接受监督、带头表率。

对话

杜玉涛:引进人才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南方日报:您是什么时候入党的?入党的“初心”是什么?

杜玉涛:1996年,我还是一名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学校老师的鼓励和推荐下宣誓入党。对于一名追求上进的青年,入党是一件非常荣幸、催人奋进的事情。从此,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都处处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跟同志们上党课时,我经常告诉年轻同志们,要牢记“初心”,记住自己为什么而出发。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不管工作岗位如何变化,但我的“初心”从未改变。跟很多人一样,我入党的“初心”也不为名利,而是立志在事业上不断进取,成为一个让组织满意、身边人认可的合格共产党员。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您身边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杜玉涛:从个人而言,我见证了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过程。以前我们印象中的基因科技比较高冷,愿景比较尖端和长远的。这几年,我亲眼见证了我们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见证了基因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人类基因组计划曾花费27亿美元,历时13年,被认为是与登月计划具有同等意义的创举。然而在过去几年间,基因测序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其幅度甚至比科技界流行的摩尔定律还要大。现在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以很低廉的成本享受到基因科技带来的帮助。

南方日报: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您会把哪些基层声音带到会上?

杜玉涛: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我最关注的还是我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在科技创新领域,民营科技企业充满活力,生存压力倒逼其不断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不容小觑,希望党和政府持续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比如,我们所从事的基因测序、出生缺陷筛查等工作,不仅是做产业,也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一种呼应和推动。

我还关注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当前,广东及深圳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度非常大、走在全国前列,在货币补贴、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很多优惠政策。建议在人才评定方面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打破职称评定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年轻人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机会。

南方日报记者 张光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