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0 10:15:58
选择字号:
熊丙奇:东北大学博士抄袭事件警示什么

 

■熊丙奇

近日有教师爆料,东北大学一名博士生与华中师范大学的一名讲师相隔两个月发表的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2016年12月30日,涉事高校均表示,已对此事启动调查程序。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王女士称,30日,该校博士生表示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将严肃认真地处理此事,具体结果将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

这起两篇相近时间发表的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事件的起因其实并不复杂——据媒体报道的信息,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讲师把自己写好的论文传到一个QQ群供群里好友批评指正,此群的成员恰好就有东北大学的那位博士生。东北大学的博士和华中师大的讲师都曾在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联合培养,并且是同一个美国导师,为了方便联系、交流信息,建立此群。算起来,他们其实是同门师兄弟。

学界认为这起抄袭事件发生在两名刚刚学术起步的青年学者身上,性质很恶劣。其实,硕士、博士抄袭已屡见不鲜,这起抄袭事件的恶劣之处不在于发生在青年学者身上,而是这种连群里分享论文、观点也抄袭的行为,会影响学者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信任,不敢把自己的最新学术观点告诉他人。就是已经成文但还没发表的论文,都可以被他人拿去发表,何况那些还没有成文的学术观点,说出去之后,完全可能就成为他人的“创新观点”。

想必华中师大的这位讲师对自己把未发表的论文上传到朋友群里,是感到有些后悔和后怕的。如果群里朋友把论文拿去发表了,而自己投递论文却没有发表,这论文是“谁的原创”可能就扯不清楚了。很显然,发生这样的抄袭事件会让学者在进行交流时多长一个心眼,留神对方是否会把自己的创新思想“盗走”,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就难有学者间的交流碰撞,思想的无私分享了。

多年前,南方科大原校长朱清时在担任政协委员时,曾讲了196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阿尔弗雷茨发明气泡室的故事。

1953年,阿尔弗雷茨参加全美物理年会。午餐时,大家都喜欢挑选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为邻,希望能汲取更多的智慧。阿尔弗雷茨旁边唯一的空位上坐了一个27岁的博士后格拉塞,两人很快交谈起来。格拉塞说,由于被安排在最后一天最后一场演讲,自己很担心没什么人会来听报告。因为当年的交通不方便,人们往往不等会议结束就走了。阿尔弗雷茨也没时间去听,就请这个年轻人说说自己的报告。格拉塞说,他受啤酒冒气泡的启发,产生一个想法,可能用来建造探测基本粒子的装置——气泡室。

这一席话让阿尔弗雷茨如获至宝。回去后,阿尔弗雷茨和同事立马动手,几年苦战,终于做出了液氢气泡室。这项成果与格拉塞的原始设计相比有大变化:乙醚换成了液氢,体积也扩大了许多。其功能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1960年诺贝尔物理奖只给了格拉塞,因为原始的创新思想来自他,尽管格拉塞还很年轻,而且真正造出气泡室的是阿尔弗雷茨。而阿尔弗雷茨在1968年才因发现“粒子的共振态”获诺贝尔物理奖。

这则故事和眼下这起好友抄袭事件放在一起,其对比是令人深思的。按照我国学术界当下的风气和规则,成果可能根本就没格拉塞什么事,他不过只有一个想法而已,而且这个想法阿尔弗雷茨不提,别人恐怕也不知道。但尊重原创却是学术的基本规则。只有尊重原创,才能促进学术的发展,也让每个学者有基本的学术操守,即尊重他人的原创,不掠他人之美,这也是发达国家科学大师辈出的关键所在。要激发学者的创新活力,就需要加强对原创的保护与尊重。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起抄袭事件警示我们,在功利化的学术追求驱使下,我国青年学者对待原创的尊重意识变得更加淡漠。做学术研究变得更急功近利。

培养尊重原创的意识,这一方面需要在处理学术不端时,明确对原创的保护,严肃追究侵占他人知识产权、原创成果的责任。在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学术共同体评价机制,即通过对学者的学术能力与贡献,按学术标准进行评价,培养学者的学术尊严意识。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7-01-10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