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祝颐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6/9/2 15:05:26
选择字号:
时评:高校就业率注水背后的真问题

 

今年高校毕业季,半月谈记者在甘肃、黑龙江、福建等省多所高校调研了解到,在利益驱动下,就业率“注水”已经成为部分高校的潜规则,可能导致教育部门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的误判。改革传统的就业统计方式,引入薪酬水平、岗位与专业匹配性等新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高校学生就业评价体系势在必行。(9月1日《半月谈》)

“有的学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引导没就业的学生赶快签,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拿到毕业证随便找个单位写个函。”正如甘肃一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所言,有一些高校将就业实习也算成就业,只要学生能“找个地方盖个章”就视为就业。高校就业率造假俨然已经成了皇帝的新装。尽管人社部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九成,但是公众普遍用脚投票,还有网友戏言:就业率应改称失业率。网友的调侃尽管有些夸张,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不少学生确实是“被就业”的。就业率统计就是一个数字游戏。

在我看来,就业率本身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不仅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班叫就业,考研、开店、在网上兼职叫就业,在实习单位盖个章叫就业。更有不少学校采取种种威强硬措施逼迫学生上交子虚乌有的“就业协议”,或者报告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以期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分到一杯羹。就业率造假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利益,破坏了学校形象,而且干扰正常的招生就业秩序,导致教育部门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的误判。

但是,教育部让高校在就业率上不造假,有些勉为其难。教育部一方面对就业率造假“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又加大高校教学评估中的就业率权重,就业不好的专业将少招、停招。对外宣传就业率下降,学校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造成招生困难。学校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就业率造假被否决,就业率低就减、停招,这让就业不理想的学校与院系如何是好?在生存重压下,为了上交体面的就业数据,高校、院系在就业率造假之路上越走越远,就业率成为数字游戏并不奇怪。

大学培养人才不同于工厂加工产品。相关部门不能完全以就业率来评估大学办学水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反映出就业市场结构失衡的矛盾。正如华南师范大学谌新民教授所言,“不是大学生多了,而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并非都是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原因,还与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有关。就业供求关系本是一个动态概念,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谓“风水轮流转”,今年就业不理想,不意味着明年、后年“滞销”。暂时就业好的专业也不意味着来年风景依旧独好。

我不敢说就业率造假都是逼出来的,但是学生“被就业”的现实值得思考。如果大学唯就业率马首是瞻,单纯以就业率的高低衡量大学办学质量,导致“被就业”成为一件皇帝的新装,显然不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对此,人社部要创新就业率统计机制,引入薪酬水平、岗位与专业匹配性等新的评价指标,教育部要完善高校办学评估机制,科学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社会监督,问责曝光出来的就业造假案例,刹住就业造假歪风,为毕业生营造真实、公正的就业环境,让虚浮的就业率回归现实,打破就业率造假的魔咒。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