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5 9:48:30
选择字号:
心里有苦手机懂

 

郭刚制图

■本报记者 袁一雪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与软硬件的开发,智能手机如今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通过掌上的电子设备,人们随时与世界相连,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所需的软件。从另一个角度看,智能手机在每个用户手中又完成了一次个性化定制。

由于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和习惯各自不同,用户的使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利用这一点,通过分析用户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探索其与用户心理之间的关联关系。

你的孤独瞒不过手机

这项研究借助于朱廷劭团队开发的Android平台上的MobileSens程序,它可以记录用户的手机使用行为,并提供了心理测量量表填写的接口。“MobileSens被安装在手机后,在后台运行,收集用户使用其他软件的情况。”朱廷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这项实验对象共有127人。研究人员利用MobileSens从后台跟踪收集其手机使用数据,其中包括24类不同种类应用的使用频率,电话、短信等手机通讯功能的使用频率,GPS服务、耳机、壁纸、通讯录、屏幕等手机功能的使用频率等使用行为特征,并通过心理测量量表评估被测试者的心理状态,包括交往焦虑、孤独感量表得分等。

“之所以选择手机而非电脑,是因为大部分人只使用一部手机,不论上班下班都会在一部手机上操纵。”朱廷劭解释道。为了获取更真实生态的用户行为数据,研究人员避免在实验室进行用户实验,转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被动观察记录现实社会中用户的实际行为。

经过一个月的数据采集,研究人员发现,孤独感得分高的用户会接听到较少的电话,包含上午、下午、晚上及是否是通讯录联系人来电,而且,这类人群会比较频繁地使用系统、美化、健康及浏览器类应用,以及人人网等社交类应用。而在心理评估中交往焦虑得分高的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习惯上则呈现拨打、接听电话的频率较低,且在下午短信的使用频率较低。另外,他们会使用较多的健康类应用,但较少使用到拍照类应用。

这一结果,对于进一步利用智能手机通过行为数据进行用户交往焦虑、孤独感等心理状态的识别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也表明“心里苦”,虽然可以瞒过其他人,却瞒不了智能手机。“通过大数据搜集,我们可以知道孤独感高的人会有这样的表现形式,那么通过识别这些行为模式,就可以实现相关的心理预警。”朱廷劭介绍道。

预警心疾

根据2013年卫生部门调查表明,我国有1亿多各类精神障碍者,其中重度精神病人大约有1600万人。但在近九成的轻中度患者中,有一部分可能并未察觉自己患有心理疾病,或者了解一些心理疾病的知识知道自己可能需要就医,但不愿走进医院。此时,智能手机大数据收集判断心理状态就显得更有意义。

“这项应用就像是血糖仪,只不过监测的不是血糖的高低,而是心情好坏。”朱廷劭表示,“我们不仅可以搜集App使用数据,还可以通过用户打电话时的音频高低、语速快慢等判断他的情绪。但是这样会涉及到用户隐私,所以在实验中也没有使用。”

现在,朱廷劭团队正在同有关医院合作,希望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支持。因为仅仅是预警还不够,朱廷劭思考的是,如果是轻度的心理疾病症状,那么能否通过手机告诉用户如何调整?

监控心理手环

有了让手机做用户的贴身“心理医生”的想法后,朱廷劭发现仅仅依靠手机也有漏洞,因为有些人并不会将手机随时带在身边,如果是长时间放置在一旁不使用,那么智能手机就无法搜集这段时间内用户的数据。

于是,朱廷劭团队开始关注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受到不少运动达人的喜爱,因为手环可可以帮助记录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智能手环收集运动过程和生理数据的原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三维律动的运动状态感应器;另外一种则是通过绿光光电测量法,但由于心率光电透射测量需要在手环背面加入一个芯片,通过手触来监测。使用者往往会将其整天佩戴,随时记录。

不过,要将其作为心理监测装置还要进行改装。“因为记录数据比较庞大,所以智能手环往往不保留记录数据。”朱廷劭说道。于是,他带领团队定制了一款手环,记录并且可以存储用户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轨迹以及生理数据,并上传至后台。“我们已经做过测试,让使用者佩戴,他/她在不同情绪中走路,然后我们再将记录的数据与使用者的主观评价结合,应该说利用智能手环获得的加速度数据进行预测的效果不错,准确度可以达到80%~90%。”

为了实现情绪预测,他们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将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作为自变量,情绪自我报告值作为因变量。“如果使用者佩戴手环的时间足够长,那么预测会更准确,而且时间越长,后台搜集的数据越多,判断就越精确。”朱廷劭介绍道。

在实现智能手环收集数据后,朱廷劭接下来将其与有关医疗机构开展深入合作,由医生为佩戴者提供心理服务。朱廷劭笑称这种方式为“自助心理预警服务”。

“大数据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行为与生理状况,如果是医生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或者程度如何,可能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但是有了大数据做基础,那么就可以实现基于大数据的辅助诊断,降低误诊率,帮助医生从更多的角度判断病人的情况。”朱廷劭表示,“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医生实时监测轻度心理疾病的患者,适时提供帮助,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6-08-05 第4版 新知)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