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峒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4/26 10:22:53
选择字号:
神经调控技术临床转化获进展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本报讯 近日,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以推进全国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建立全国神经调控术后程控规范化培养基地。据悉,此次合作是清华大学临床医学跨院系“产学研一体化”科研项目,是清华大学转化医学的又一成功案例。

据介绍,神经调控是利用植入性或者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症状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运动障碍疾病(例如帕金森病)的治疗。

此次合作结合清华大学不同院系的优势资源,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而展开。合作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神经调控技术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临床神经外科医疗体系,为建立具有清华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道路而进行开拓实践创新。

据了解,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清华大学主持,围绕帕金森氏症、癫痫、抑郁等疾病治疗的需求,针对相关神经调控植入器械研发和生产的技术瓶颈,开展能量传输优化、闭环控制、电极可靠性等技术研究和关键工艺试验,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神经调控植入器械,使该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美国公司在该领域的独家垄断。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还研制出高场强磁共振兼容、记录脑深部核团脑电、变频刺激等创新功能的脑起搏器,创新性地建设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远程程控网络,逐步实现从并行到引领的跨越。

清华神经调控产品之一的“脑起搏器”在上市两年来,以质优价廉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并实现了技术的领先和超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下浮40%~50%,截至目前,累计为患者节省了2亿元治疗费用。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成为医疗领域新兴的黑马品牌。目前已在全国90多家医院开展了临床应用,完成超过3500例次的植入,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目前清华脑起搏器还具备体外无线充电、互联网远程调节参数与跟踪治疗等功能。研发团队还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国际上首先实现了对术后患者的远程调控。医生通过特定平台利用网络和数据传输方式,可对患者长期随访和跟踪治疗,保证患者的术后疗效。

专家表示,医疗产品不同于其他普通工业产品,它需要科研、临床、生产单位的通力合作,即“产学研一体化”。临床应用单位既是项目需求的起源,又是科研成果验证及使用单位,所以从临床来,回到临床去,是医疗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最大不同之处。

此外,清华大学医学院每年要培养大量的医学人才,让这些在校的医学生接触到临床最新的科研成果,也是此次合作的目标之一。参与基地建设的临床医学教授们将会把最新的神经调控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向学生传授,提高医学院学生与临床结合的紧密度。

据介绍,此次“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临床转化基地与程控培训基地”的建设,将促进合作单位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加快神经调控领域临床转化,建立神经调控领域术后程控的规范化。(斯峒)

《中国科学报》 (2016-04-26 第8版 首都科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