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2/21 12:51:44
选择字号:
草原上的牧马人

 

■本报记者 秦志伟

一提到大草原,人们的普遍印象是低低的炊烟、矮矮的毡房、洁白的羊群、奔跑的马儿。走进大草原,感受大自然的的宁静与安详,让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草原游牧民族从“逐水草而居”到“择地安居,舍饲半舍饲”,一望无际的草原被一道道围栏切割成若干细小的碎块。

但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是一个例外。这里仍保留着内蒙古乃至全国罕见的区分冬春营地、夏秋营地“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方式。2014年6月,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列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如今,这里正以此为契机,进行着旅游产业的开发,牧民们也在这个“世外桃源”中过着融合了现代元素的传统游牧生活。12月15日,阿鲁科尔沁草原旅游开发项目座谈会召开。阿鲁科尔沁旗(以下简称阿旗)旗长孟晓冰介绍,将2017年确定为阿旗旅游产业开发破题起步年,并把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作为全旗旅游产业开发破题项目和2017年“天字号工程”。

还在游牧的人们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大兴安岭西南余脉,是科尔沁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的交接带,核心区位于阿旗巴彦温都尔苏木,面积4141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狩猎和游牧活动的栖息地。

在这里,蒙古族牧民熟知当地山川河流、草场分布和季节变化,根据雨水丰歉和草场长势决定一年四季的游牧线路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牧场的放牧时间。这片天然牧场上,牧民、牲畜、草原相互依存,形成了牢固的“三角关系”。

熟知情况的蒙古族同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每年六七月牧草长成的时候,牧民们便赶着牛羊、驮着蒙古包来到这里,在草原上一住便是四个多月,等到10月天气变冷再回到苏木的居所。

据了解,在农耕化浪潮和现代农牧业技术出现之前,对于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历代游牧民来说,“逐水草而居”是唯一可行的生产生活方式。

事实上,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大自然恩赐的资源和环境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技能,人和牲畜不断地迁徙和流动,既能够保证牧群不断获得充足的饲草,又能够避免长期滞留带来的草地资源退化。

当前,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草场过载和天然草场大量占用,阿鲁科尔沁草原也面临着生态系统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威胁。同时,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当地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

但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能得到保存,是一件庆幸的事。据阿旗农牧业局局长尼玛仁钦介绍,由于大兴安岭山地的阻隔,草原农耕化界限止于大兴安岭南坡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巴彦温都尔苏木由于地势较高,从而保留了大量天然草场。

此外,这里曾属于锡林郭勒盟与赤峰市尚未划界地区,以家庭为单位的草原承包制度没有实行,一度普遍推广的草库伦、网围栏建设工程也没有全面铺开。“这就为实现季节性转场游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得以维系了冬季南迁,夏季北移的游牧传统。”尼玛仁钦说。

留住稀缺的绿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阿旗北部仍保留了大量传统游牧生活习俗,如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包搭建技艺、奶食品制作技艺、蒙古族婚嫁传统习俗、祭祀敖包的传统、隆重的草原那达慕大会以及搏克、射箭、赛马等各种传统文体活动。

其中,勒勒车制作技艺和阿日奔苏木婚礼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则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

最新统计显示,巴彦温都尔苏木23个嘎查、5186户、15101人,其中3500多户、9100多个牧民,至今仍广泛从事着游牧活动。

这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人们来说,应该算是“世外桃源”,也希望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据了解,阿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游牧区的保护工作,至今游牧区草原生态和植被保护完好,没有任何永久性建筑,游牧民住所全部是蒙古包。

12月12日,讯众集团就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旅游开发项目进行第二次实地考察并提出,将以蒙古第一勇士哈萨尔为原型,打造全球首个“哈萨尔蒙古古国”,并结合蒙古文化、游牧文化、汗庭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全球首台大型蒙古草原宫廷音乐实景剧。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深入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调研后发现,虽然阿旗农牧业优势明显、草业发展前景广阔、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牧区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欠发达地区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已成为阿旗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此外,由于保护区位于偏远牧区,当地以传统畜牧业为主要生存方式,游牧区作为公用草牧场,超载放牧导致草牧场退化,与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保护的矛盾也相对较突出,需要协调出台保护草原游牧系统政策,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文化研究所所长格日勒图表示,草原游牧系统列入遗产项目,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好事。希望通过游牧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能为人们留下一方未受污染的绿色草原、一片水质清洁的水源地、一座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基因库、一处寻根问祖的心灵家园。

《中国科学报》 (2016-12-21 第8版 区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