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2/12 10:45:52
选择字号:
中科院深渊科考队刘心成:科学大院里的一个老兵

2016年,马里亚纳海沟深海装备海试及科考航次领导合影(左四为刘心成)。

■本报记者 沈春蕾

“我是一个兵,一个39年兵龄的老兵。”这是刘心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他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刘心成是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首席顾问、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十三五”国家深海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今年6~8月,刘心成担任中科院深渊科考队领队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队赴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海域进行深渊科学考察,完成84项科考作业,创造13项国际、国内突破性成果,标志着中国深潜科考进入万米时代。

转业、退休再就业

1969年2月,刘心成参军入伍,先后任海军南海舰队舰艇轮机兵、班长、机电长,某导弹快艇支队装备科长、处长,海军机关处长,海军北海舰队某基地装备部长,某保障基地司令员。

“我31岁当上处长,41岁当上部长,转眼到了51岁,没几年就要退休了,我却作出让人震惊的转业决定。”刘心成告诉记者,“我不想就这样在部队等待退休,我觉得自己还能干点什么。”

刘心成的转业申请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震动,战友和领导的挽留都没有改变他的决心,他毅然在转业申请志愿里填写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最终他如愿了。

2007年,刘心成顺利转业,并出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正局级)、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总队长。刘心成的这一决定,拉近了他和深海的距离。

2009年6月24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正式启动,而参试人员来自全国10多个单位,互不隶属,国家海洋局领导考虑到刘心成长期在部队工作,有带队伍的实践经验,因此委任他为海试临时党委书记。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但刘心成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任务,心里难免有点忐忑:“既然是试验,就有不确定性。虽然蛟龙号设计下潜深度世界第一,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海试将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曲折的创新探索路,需要全体海试队员拿出最大的勇气和智慧。”

4年时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团队先后转战中国南海、东北太平洋和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和艰辛,圆满完成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级海试任务。

在海洋局一干又是7年8个月,刘心成终于要退休了,“我仍然觉得自己还没有干够,恰逢中科院深海所组建,我遇到了现任深海所所长丁抗,两人一拍即合,我答应了他的邀请并承诺一旦退休,第二天我就去深海所报到。”

2015年5月26日,刘心成正式退休,5月27日他就去了深海所。然而,他是绑着绷带去的,因为三个月前他随蛟龙号出海时摔了一跤,造成左胳膊肌腱断裂。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去兑现自己的诺言,义无反顾加入深海所。

难舍的海洋情结

来到科学大院,刘心成的身份和角色先后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不变的是他对海洋的情结。

“长期以来,每年出海时间近100天。”刘心成离不开大海,大海给了他很多难忘的经历。

2012年9月,刘心成担任海上副指挥员,与指挥员一起带领8艘中国海监船首次挺进我国钓鱼岛海域进行维权巡航,“那种感觉至今都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刘心成回忆道。

“我在部队获得3次三等功,分别在1984年、1990年和2002年,其中,2002年,我执行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任务,并且顺利完成。”刘心成介绍,这次环球航行历时132天,沿着赤道附近航行了33126海里,创造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航经海域最广、访问国家最多等纪录。

人的一生可能会经历很多次运动会,可有几个人能有机会参加在太平洋上举行的运动会呢?2011年7月9日和10日,在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船举办了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洋航行运动会。运动会设置了乒乓球、跳绳、围棋、五子棋、象棋、仰卧起坐、俯卧撑等8大比赛项目。“这给枯燥的航行带来了激情和喜悦,也为当时即将到来的蛟龙号5000米海试坚定了必胜的决心。”刘心成说。

海上航行有喜也有悲。今年7月21日,刘心成的岳母病逝,“老人身体状况一直挺好,走得有点突然,而我却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说到这里,刘心成有点哽咽……

向深海深渊挺进

2009~2012年,刘心成担任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临时党委书记,带领海试团队创造蛟龙号成功下潜7062米深度,创造了世界纪录。海试队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英雄集体。

“你们看到的是鲜花和掌声,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汗水和挫折。”刘心成说。比如,2010年7月11日,此前蛟龙号已经在3000米级试验海区连续创造了下潜新纪录,但有一个大问题没有解决——接地检测报警。

那天,每当下载深度达到1800米左右,接地值就从“正常”一下子跳到超过“上限”而报警。通过两次上浮和下潜均没有查出原因,也将海试逼入绝境。蛟龙号上的潜航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下潜至1800米深度,报警器再次响起的时候,对用电设备逐个采取隔离措施,同时继续加大下潜深度,延长报警出现的时间以求确定故障点。

终于,电力与配电小组通过检查发现,在一根32芯线电缆的插头根部有电火花烧蚀的微弱痕迹,进一步检查发现是水密插头轻微进水。“问题解决,十多天来大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刘心成感慨道。

辽阔富饶的深海是一座巨大的宝藏,也是未来能源的希望,并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工作在多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

6000米以深的海洋叫深渊。近年来,我国虽然研发了ROV(有缆无人水下机器人)、AUV(无缆无人水下自治机器人)、电视抓斗、水下钻机等新型深渊科考装备,但这些都是将设备布放到水下,然后由科学家们在调查船上控制。

随着蛟龙号成功将科学家送入大洋深渊直接观察、选取有价值的样品,必将加快深渊科考进程。刘心成认为培养新一代深渊科考团队非常重要,他期望科考团队可以勇于担当,不畏失败。

刘心成说:“宁冒风险,不当逃兵。深渊科考团队既要对自己的科考成果负责,也要懂得与人分享,这样才能保障我国深海事业的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6-12-12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