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0/20 10:14:43
选择字号:
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破局?

 

目前的城市已“负债累累”,难以正常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能适应这种新的“城市的世界”的方法论——

■本报记者 陆琦

“莎莉嘉”“海马”双台风接踵来袭,我们的城市能否经受住风雨浪潮的考验?这是最近两天广东市民最关心的话题。

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雨洪内涝等一系列“城市病”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的重要议题。

“目前的城市已‘负债累累’,难以正常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能适应这种新的‘城市的世界’的方法论。”在10月18日举行的2016城市可持续建设国际会议上,罗马俱乐部欧洲区创始主席劳尔·维勒表示。

“负债累累”的城市

“世界不是平的,世界是城市的。”劳尔·维勒如是说。

当前,全球90%的人口增长、80%的财富创造以及60%的能源消耗都发生在城市;大型城市由1995年的22个增长到2015年的44个,特大型城市则由14个增长到29个。

“城市承载力已接近极限,由此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和环境治理问题。比如,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不断增加,高度脆弱的城市在极端天气事件中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劳尔·维勒说。

研究表明,在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超大城市群的暴雨发生频率、日数和强度都发生了长期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指出,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与城市效应,通过增强暴雨发生的条件与潜力,使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并向城市集中,加大了城市暴雨造成灾害的风险。

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活跃的时期。仅2011~2013年三年,中国消耗的水泥量比美国一个世纪用的都多。到2025年,中国将铺设50亿平方米道路,新增400亿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系统愈加复杂化,城市对能源资源的消耗量不断上升,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加剧,社会各界对城市可持续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说。

人与自然整合是方向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老百姓到底意味着什么?

1972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首次被正式提出。时至今日,各国已相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到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确保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代内和代际公平。

建设部原部长汪光焘坦言,城市发展必然对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干扰,甚至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生态问题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开展城市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如何以生态理念来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力争将生态保护的理念体现在改进和充实城乡规划的编制里,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的全过程以及监督管理的始终。”汪光焘说。

于是,人类面临着两种可能的未来:一种是与自然分裂,另一种是与自然整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布鲁克·贝尔斯可持续研究所所长约翰·克里腾登认为,好的城市建设必须考虑以人为本,还必须关注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应该把整个城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单独的一个基础设施,对其进行优化。”约翰·克里腾登说。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班庞·苏山多诺表示,城市发展应采取全面综合的系统化的方法,将自然元素融入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绿色设计提高效率,综合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源,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携手,促进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是有效实践途径

技术是理念贯彻落实的有效实践途径。“海量的问题需要海量的解决方案。”约翰·克里腾登说。

以美国和欧盟为例,传统建筑能耗的40%来自化石燃料,并由此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贡献者。对此,劳尔·维勒提出了“零能耗建筑”的概念。“它可以成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集成可再生能源,实现零能耗。”

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大智移云”(即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信息技术能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信息化平台是智慧可持续城市的重要支柱。“智慧可持续城市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其他技术来改进生活质量、城市运行与服务及竞争力的有效性,同时保证满足现有的和未来的市民对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

其中,城市大数据是城市的重要资产。邬贺铨表示,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决策,有助于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优化城市的运行,实现节能减排,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对于可持续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汪光焘认为,需要制定顶层的技术政策,尤其是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政策。

“应从土地规划角度提出保护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技术措施;从土地利用与水生态系统、节能和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城市下垫面变化与城市局地气象、物资流动与固体废弃物处置等几大系统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汪光焘说。

《中国科学报》 (2016-10-20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