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0/13 10:21:47
选择字号:
时评:高考考试大纲年年修订有必要吗

 

■熊丙奇

10月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高考涉及的九门学科中,除英语、政治考试内容不变外,其他七门学科的考试内容都有所调整。

据报道,修订考试大纲,主要是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这其实也是国家和地方教育考试部门的传统,每年都会对考试大纲进行一定的修订。

在笔者看来,从改革角度看,这种每年都要修订考试大纲的做法该叫停了。不管是调整高考录取政策,还是调整高考考试内容,都需要坚持“三年早知道”的原则,不能到了高三时才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即便修订的内容总体来看并不多,但由于考生和家长对高考的高度关注,哪怕再小的修订,也会引起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甚至由此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

近年来,为保证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减少教育政策变动对考生和考生家庭的影响,我国在出台重大教育政策时,都坚持民主决策与“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比如,减少高考加分是2011年年底公布,2014年执行;上海市和浙江省在2014年宣布启动新高考,在2017年进行第一年新高考。这是对受教育者权利的尊重,因为任何政策的调整、变化都会带来一定的利益调整,这需要考生和家长针对调整作出相应的准备,不能打“突击战”。

但是,还有些教育调整并没有坚持“三年早知道”原则。比如,有的地方使用全国统一卷,在高三上学期才宣布,高考马上执行,这令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很不满。虽然恢复全国统一命题是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部署,同时,一省考生都使用全国卷对考试竞争没有任何影响,但使用考题不同,必然会影响学生复习应考;还有的地方上一年高考宣布英语考试取消听力,可第二年又宣布恢复考听力。据称,取消听力考是考虑到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情况,推进公平,而恢复听力考是英语考试要倡导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这在教育考试部门那里都是理,但这一随意变动会让学校和学生都仓促应对。

之所以这些调整没有做到“三年早知道”,政府教育部门和考试部门的理由是,这并非“重大”教育决策,只是“微调”。这完全是“自定义”重大与否,高考影响千家万户,再“微小”的调整也会影响到考生。不能在政府教育部门和考试部门眼里认为这是“微调”,就可以随意调整。

再进一步说,即使真是“微调”,也存在一个必要性的问题。比如,在语文考试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增加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就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吗?众所周知,单一的分数评价模式导致整个基础教育实行应试教育,而无法推进素质教育,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为此,改革的核心不在于调整考试内容,而在于改革升学评价制度。如果评价制度不变,考试内容调整,对于学生来说,不过是复习的内容调整,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考高分,而不是提高自己的素质。

每年教育考试部门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为了更多体现教育考试部门的“权威”,要以大纲的修订来体现自己的行政权力。比如选考模块的调整,有什么改革价值?恕笔者愚钝,一点儿也看不出来。说不定今年取消的选考模块,明年又恢复,调整就成为折腾。高考的考试大纲当然可以调整,但需要在广泛听取意见之后再进行调整,而一旦确定之后,应该给学校、老师几年的准备期。同时,一旦调整,需保持多年的稳定期,不能每年总是调整,这种调整除了制造学生和家长的焦虑之外,还折射出教育考试部门的不成熟。(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6-10-13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