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怀让 周航 周睿鸣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6/1/25 9:53:34
选择字号:
山大一硕士论文疑大面积抄袭 连致谢都相似

 

近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当中流传着数张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的网页截图,截图内容为两篇高度相似的硕士学位论文。
 
这两篇论文分别是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刘俊玲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以下简称“刘俊玲论文”)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学系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陈振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以下简称“陈振论文”)。
 
刘俊玲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完成于2012年4月,陈振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完成于2013年4月。换言之,刘俊玲的学位论文比陈振的学位论文完成时间刚好早上一年。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知网下载两篇论文比对后发现:这两篇论文的正文部分高度相似,连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甚至致谢语都到了近乎一字不差的程度。
 
两篇论文区别最大的地方只有参考文献部分。刘俊玲论文列出了113条参考文献,而陈振论文只列出了18条参考文献。
 
陈振当年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文秘档案学系主任刘旭光教授1月24日下午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已联系了陈振本人,山东大学已经注意到了这一情况,目前正在处理此事。
 
题目、摘要、关键词近乎完全一致
 
澎湃新闻记者检索发现,安徽大学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俊玲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完成于2012年4月。山东大学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陈振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完成于2013年4月。
 
 
从两篇论文完成的时间上可见,陈振论文比刘俊玲论文完成时间上晚了整整一年。
 
此外,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两篇论文在摘要、关键词、目录乃至具体内容上均高度相似。
 
 
 
刘俊玲论文摘要
 
 
 
陈振论文摘要
 
 
两文摘要均以“档案,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产物”开篇,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勾勒论文六个部分的大致内容。
 
关键词部分,刘俊玲论文依次是“档案、信息安全、开放利用、保障”,陈振论文则是“档案、开放利用、信息安全、保障”。两者仅词序不同。
 
论文正文部分两篇文章几乎难以区分
 
从目录上看,两文结构也堪称完全一致。双方主体均分为五个部分,仅第一部分标题略有差别:刘俊玲称为“绪论”,陈振称为 “前言”,另外四章题目均一致。具体到各章小节,划分也几乎一致,大多数小节标题甚至都完全相同。
 
 
 
刘俊玲论文目录
 
 
 
陈振论文目录
 
刘俊玲论文分为五章,五章的标题分别是“绪论”、“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概述”、“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档案开放利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保障防范机制和监管体系的建立”。
 
陈振论文同样分为五章,五章的标题分别是“前言”、“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概述”、“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档案开放利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保障防范机制和监管体系的建立”。
 
到了正文内容,两篇论文更是几乎难以区分。
 
 
 
刘俊玲论文第2章开头
 
 
 
陈振论文第2章开头
 
 
以第二章为例,两文皆以“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概述”为题。从导言开始便几乎一模一样,以近乎一致的语言先后论述档案开放利用的内涵和特性、形式与途径等。
 
以第三章为例,两文皆以“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为题。在“档案信息安全面临的软环境问题”这一节,刘俊玲论文细分为“档案安全保障公众意识淡薄”、“档案行业发展相对缓慢”、“档案开放利用活动动力不足”、“档案安全工作资金难以保障”、“电子档案存放的网络环境相对不稳定”五个部分,而陈振论文仅把这五个标题作为五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其余文字一字不差。
 
 
 
刘俊玲论文第4章开头
 
 
 
陈振论文第4章开头
 
 
以第四章为例,两文皆以“档案开放利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题。刘俊玲论文使用了一张图说为“图1 档案开放利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图片,而在陈振论文中仅把这一张图片删去,其余文字内容基本一致。
 
 
刘俊玲论文第5章开头
 
 
陈振论文第5章开头
 
 
以第五章为例,两文皆以“安全保障防范机制和监管体系的建立”为题。刘俊玲论文以2008年四川省的地震灾害中,北川县档案馆馆舍坍塌造成档案被破坏为例,论证在档案管理方面建立高效应急防范机制的重要性,陈振论文同样使用了这一案例,并在文字上基本一致。
 
澎湃新闻记者对比发现,两篇论文区别最大的地方是参考文献部分。
 
刘俊玲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113条参考文献的作者、标题、刊文名称、发表时间与页码。其中有3篇是刘俊玲论文导师马仁杰教授的文章。
 
陈振论文的参考文献仅列出了18条参考文献、7篇学位论文、5本论著的信息。这些文献中既没有马仁杰教授的文章,也没有陈振本人的论文导师刘旭光教授的文章。
 
这种相似贯穿论文始终,直至结语。
 
论文致谢部分仅导师姓名不同
 
更令人惊奇的,在论文的礼节性部分——“致谢”中,除了导师姓名不同,两文用词也几乎一模一样。
 
 
 
刘俊玲论文致谢部分
 
 
陈振论文致谢部分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两段致谢语的开头部分皆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出发,讲述完成论文的喜悦之感。之后,双方皆表示,“在漫长的论文撰写过程中”,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这,都与“老师的指导密不可分”。
 
后面,两位作者均提到,“在这临近毕业的时刻”,自己“要感谢很多人”,“首先应该是我的导师马仁杰教授(刘旭光教授)”。马仁杰和刘旭光分别是刘俊玲和陈振的硕士生导师。
 
二人都回忆:“曾记得多少次,马老师(刘老师)与我的促膝长谈中,他教导我规范的学术写作知识,切实的档案要点,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的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随后,两文都感谢了各自学校档案学专业的其他老师,称他们都是伴自己成长的恩师,自己“所有的理论专业知识均来自于他们的孜孜教诲,谢谢我敬爱的老师们!”唯一不同的是,刘俊玲的论文点出了几位老师的姓名。
 
论文指导教师:很纳闷,“查重”没查出来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13年4月,山东大学研究生院还在其官网上登载《山东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按照这个办法,答辩前,陈振的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查重”检测,即以专业软件检测文章与既有论文的相似度,以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记者发现,在检测结果的处理及认定上,上述办法提到,“总文字复制比”(不含本人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在30%于60%之间(含30%,不含60%)的,由各分会组织专家结合核心章节文字复制比等情况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类型与性质进行认定。
 
至于“总文字重合比”大于60%的,该办法提到,“原则上必须延期答辩”。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万方数据库、PaperPass等多个论文检测查重系统比对的结果是,刘俊玲论文与陈振论文总文字重合比显著超过60%。
 
此外,《山东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也有两条规定。
 
 
 
该办法规定,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一经认定后,需按照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进行处理。而研究生学位论文如因导师失察而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并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按照《山东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山大研字[2010]1号)的相应规定给予导师相应的处理。
 
澎湃新闻记者从山东大学研究生院获悉,陈振已经于2013年完成研究生课程,并取得硕士学位。
 
2016年1月24日下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学系主任、陈振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旭光教授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电话采访。
 
刘旭光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自己目前已经知道这件事,并已上报到所在学院。据他了解,山东大学方面目前正在处理此事。
 
刘旭光还表示,就此事,他联系过陈振本人,但他拒绝向记者透露具体的谈话内容。
 
对于之前没有检测出重复的问题,刘旭光表示,他自己也感到很纳闷,当初陈振的论文答辩前夕是做过相关“查重”工作的,不知道为什么“查重”会没有查出来,而自己也不曾看到过安徽大学刘俊玲的那篇文章。(原标题: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连文末“致谢”都不放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