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4/22 11:27:56
选择字号:
学者热议科技创新趋势 创新难以指挥却可以促成

 

尽管以色列科学家丹·舍特曼没有读过2015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但这并不妨碍他提出一个与之意见相近的观点,即“创新关键还是在人,我们必须要对人进行投资,如此才会有更多获胜和成功的可能性”。

在前不久举行的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研究课题启动发布会上,这位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给出了这个观点。而就在一个月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创新做过类似的“定调”,“创新创造关键在人,要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当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关乎我国能否顺利成为创新型国家,而这一战略的必要条件就在于“人”。这也是科技界的共识。在当天围绕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研究所做的讲演和讨论中,不少学者专家给出一致的结论。

李嘉诚基金会执行董事、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研究课题执行负责人周凯旋说,“如果你问我们的人力资源部门,他们在招什么样的人?他们会说:很简单,具有创造性天赋,有后天养成的技能,以及能够创造价值的人。”

在她所在的公司内部,形成了一个名为“创新能量仪”的机制,用作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待在这家公司。“我们会通过很多的指标,去了解他们是更愿意去乡村俱乐部打高尔夫,还是愿意看创新的期刊”,他们会据此判断这些人在未来可能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是否符合他们要的特质。

这个过程,在她看来也十分不易。“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不能够指挥的,但它是可以促成的。”但她困惑的是,“政府要求搞创新,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与此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行政上的障碍,因为政府在提要求的同时,也会给出一些“这样那样的具体要求”。

在她看来,“有好的政策,才能产出好的创新者”。毕竟,影响人最大的一个因素莫过于“政策环境”。

“要研究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一整套组织形式、政策环境等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课题执行负责人隆国强说。他同意周凯旋的说法,并提出一个问题:假若诞生了一项新的农业技术,能十分顺利地让现有的农业部门接受并推广,以至自觉地把技术进步作为一个重要的动力吗?

很明显,农业部门不会这么做。“他们没有动力”。隆国强说,尽管我国在创新道路上已经作出不少成绩,比如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已经位于世界创新国家的前列,华为、中兴、腾讯等创新型公司年度申请的专利在数量上也已跻身全球前十。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整个科技创新组织方式上仍存在诸如官、产、学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

“仍有不少问题尚待破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研究课题组组长吕薇列举了其中5个:一是开展全球重大产业领域创新趋势研究,深刻把握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命脉;二是开展典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治理的经验研究,重点选择美国、德国、瑞典、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家;三是开展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评估;四是开展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环境研究,重点是总结分析中国创新政策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创新链条各个环节的政策,创新环境方面的薄弱环节;五是进行典型案例研究。

这些也是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研究课题组将通过未来一年时间来回答的问题。吕薇说,课题组将在这5个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总报告。该报告将总结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演进趋势、主要国家实施创新战略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来评估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对新常态下中国如何把握新趋势,完善创新环境,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原标题:学者专家热议科技创新趋势——创新难以指挥却可以促成)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