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13 9:22:16
选择字号:
PX信任危机凸显心理援助缺位

 

■本报记者 王珊

PX又出事了。4月6日漳州PX项目的一声巨响,再次激化了公众与PX的矛盾,也使PX再次陷入困局。

从2007年厦门反对PX项目事件开始到现在,最近8年间发生了7起由PX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而在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科学知识的普及也使得公众对于PX开始有了基本的理性认知。

然而,这些努力在此次爆炸后显得不堪一击,有人为此说“科学败给了一场爆炸”。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看来,作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议题,PX事件已经由简单的安全生产事件演化成一个全国性的心理事件。

“对于公共安全事件,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心理援助。”中科院心理所灾害心理援助与创伤研究青年创新团队主任刘正奎说,然而,这一块在我国恰是严重缺位。

源自恐惧的应激反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于PX,厦门、大连、宁波、成都、昆明、茂名、漳州等各地居民的立场基本只有一个,即“抵制”。

在经历了漳州PX的再次爆炸后,在专家们看来,PX项目已经不是澄清和普及科学问题那么简单,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已经非常严重。

在刘正奎看来,公众对于PX的恐惧和抵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人在面对突发性的灾害上,会有自然的应激反应,而这些恐惧、担心、焦虑不会因为空间距离的远近而减弱。”

漳州事故目前归因为装置发生漏油起火,进而引发爆炸。与2013年该项目发生的第一次事故一样,这又是一起安全管理不当的事故。

同一个工厂,发生两次事件,专家表示,这势必会产生心理累积效应。“相对于自然灾害的规律性而言,这种人为性灾难对心理安全感的冲击会更大,因为人的恐慌和恐惧来源于不确定性。”刘正奎说。

也正因如此,在漳州PX爆炸之后,人们在心理上对PX项目的信任度和容忍度已经到达了谷底。

亟须着手应急处理

“PX本身不危险,其凶险性取决于其建设者和管理者,但他们靠谱吗?”有经历者称,甚至有人将自己称为“PX爆炸时代的邻居们”。

对此,刘正奎认为,当务之急要看到,不论是当地的居民还是全国的民众,都需要时间来消化事件带来的影响。首先,要普及一些心理知识,让民众有心理的自我觉察,以免出现社会连锁反应。其次,要立即彻查所有的相关项目,排除安全隐患。“事件接连发生后,人们叠加的心理效应曲线会陡然上升。”他说。

另外,在专家们看来,必要的时候,还要做一些简单的隔离处理,因为会有部分人在灾难后产生高于常人的应激反应。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表示,就像一个人曾被伤害过,可能会将保护反应迁移到很多其他方面,甚至会出现过度反应。“PX项目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此外,在专家来,事件过后,政府必须要反思既有的机制和决策存在的问题。“在一个地方建厂,就会有交通、人流以及相应的环境问题,而这些都需要周围的群众来承受。”张侃说,相关化工项目建设在利益处理和承受上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平衡,“群众只有承受,没有所得,也是反抗的原因”。

缺位的公共事件心理援助

漳州PX事件之后,刘正奎打算向政府提交一个建议,希望政府能够关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心理援助。

“公共安全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民众心态或心理的比较重要的问题,但国内对此关注度却很低。”刘正奎说。他表示,在国内大部分公共安全事件中,都没有心理援助环节。而在发达国家,处理类似事件时,团队里会包括专业的心理救援人员。“在我国台湾地区,通过立法确定,每1000个人中必须要有1个心理咨询硕士毕业的人员配备。”张侃说。

2008年,被视为中国心理救援的元年。从那时开始,一批专业的救援队伍被培养出来。随着大型灾难的发生,心理援助已经成为生命救援、物资救援之后的第三大援助。

在刘正奎看来,这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每种灾害需要的人不太一样,这就需要心理救援队伍能力的不断提升”。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心理援助,还仅局限于大型的自然灾害。

“而且,对于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政府以及社会各团体会有持续的投入和关注;但对于公共安全事件,却缺乏持续的关注和管理。”刘正奎说,社会处在一个心理安全感受到不断冲击的时代,必须要加强相应的心理援助力量的建设和配置。

《中国科学报》 (2015-04-1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