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5/11/29 12:55:51
选择字号: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返回40周年座谈会召开

科学网讯(记者郑金武)11月26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举办了“航天岁月情、筑梦先锋路”主题活动,座谈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返回40周年。当年参与卫星任务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老专家和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退伍老兵深情追忆创业故事,与航天青年共话追逐航天强国梦的激情岁月,畅谈我国空间光学遥感与航天器回收着陆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于11月29日成功返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是研制返回式卫星相机系统和回收系统的承担单位。作为光学遥感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上的第一代胶片型航天光学遥感相机恰似它的眼睛,能清晰地分辨出公路、码头等目标,收获了我国第一批从太空拍摄的重要对地观测资料。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所长岳涛介绍,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担了返回式卫星遥感相机及回收系统研制任务。在探空火箭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研制人员进深山、入戈壁,开展一次次空投试验、地面和风洞试验。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成功解决了降落伞强度、开伞可靠性等难题,奠定了我国卫星高可靠回收的基石。对于遥感相机的研制,可谓是一无设计基础、二无图纸资料借鉴,艰难的条件激发了研制人员满腔的创业激情,大家通过反复分析试验、大胆尝试新技术,突破了棱镜扫描式可见光全景相机和星相机研制的多个技术堡垒,实现了我国第一代对地观测相机的成功应用。

“举办座谈会,旨在回顾那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纪念那段无怨无悔的火热年华,让青年们感悟老一辈航天人以国为重、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航天情怀,也激发他们践行和传承航天精神、建设世界航天强国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牢记这浓浓的航天岁月情,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责任和使命,在筑梦先锋的道路上共同开创属于中国航天的美好未来。”岳涛说。

在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返回40周年之际,“两弹一星”荣誉勋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撰文称:“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应用卫星。从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角度看,返回式卫星起着先锋和带头的作用。”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遥感相机专家杨秉新在访谈中说:“航天光学遥感相机是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热控和航天技术于一体的精密光学仪器,技术难度非常大。当年,在一无图纸资料、二无仪器设备的情况下,研究所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历经17项大型试验,使返回式卫星相机达到了当时国际同类水平。”

据介绍,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起,北京空间研究所先后为我国返回式卫星配套研制了8台胶片型测绘相机。该所研制的高精度传输型测绘相机装载于资源三号卫星上成功在轨,填补了我国民用测绘卫星及应用领域的空白。在我国已在轨的高分专项系列卫星中,该所研制的相机表现优异,不仅满足了我国高分辨卫星应用数据应用急需,还使我国民用遥感图像数据进入了亚米级时代。

杨秉新说:“40年来,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卫星研制了百余台遥感相机,涉及可见、红外、微光、多光谱、高光谱、激光等类别,覆盖了航天对地遥感、深空探测、航空遥感、激光探测等领域,不仅超过我国所有在轨遥感相机的80%,而且成功率达到100%。”

据悉,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先后参加了返回式卫星24次发射飞行试验,成功率达到100%。在返回式卫星回收技术基础上,研究所先后攻克数十项关键技术,打造了国内回收质量最大、着陆速度最低、可靠性安全性最高、系统最复杂的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

该所研究员、航天器回收着陆领域专家陈国良说:“从航天英雄杨利伟安全健康出舱,到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再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完满收官,研究所以十战十捷的成绩实现了十艘神舟飞船安全返回、十名航天员健康出舱。”2014年,研究所研制的回收系统又实现了嫦娥五号试验飞行器顺利着陆,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深空飞行后进行开伞回收,其成功实施成为我国航天器回收技术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扬对在座的青年朋友们表示,希望大家做航天精神的传承者,做航天事业的推动者,做航天未来的缔造者。航天事业是崇高的事业,也是充满挑战的事业。只要认准目标、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担当起“强军富国、创新引领”的光荣使命,实现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今,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还承担着高分四号、高分七号等卫星数十台相机研制任务,将持续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对地球观测信息的各种需求。该所将继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技术研究,进一步开拓空间对抗、脉冲星导航、太阳能电站等新的遥感应用领域,成为我国空间光学遥感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成为世界知名的空间遥感专业领域研究单位。研究所在大型群伞系统关键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针对火星、金星、小行星等探测已开展了大量研发工作,将以国家重大专项为带动,引领我国回收着陆技术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无人机回收、空间充气结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等领域发展。

此外,与40年前返回式卫星因陋就简的研制条件相比,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目前已建成航天器回收着陆科研中心、大型光学遥感工程中心、大口径先进光学制造中心,正在建设超大型光学遥感中心。届时,研究所科研区总建筑面积将达14万余平方米,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空间光学遥感器规模化研制基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