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梦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0/31 9:21:48
选择字号:
杨晓光:数学建模解码中国经济运行

杨晓光 

■王梦琪

“我们做经济预测工作,就是要通过数据,对经济运行‘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变’。”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晓光的课堂与讨论班中,用信手拈来的古文、诗句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是常有之事。

他除了对组合优化反问题的研究,还将目光投向了风险管理领域,深入研究了风险度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风险实证建模,并与银监会、中国银行等多个政府部门、银行合作进行信贷风险评估。2015年,他获得了“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从数学理论到经济预测

在所有的数学研究中,对组合优化反问题的研究是杨晓光多年来最为满意的工作。“所谓反问题就是,一旦我们有了目标,如何修改系统参数才能使我们的目标得以实现。”为大范围内的组合优化反问题找到一个较为统一的解决方案,在国际上第一次证明反问题比正问题有本质性难度,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部分反问题”的概念,建立刻画组合优化正问题和反问题的统一框架……这是他从事组合优化反问题研究后交出的成绩单。

1999年,杨晓光来到以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命名的荷兰丁伯根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在合作导师的影响下,他开始从事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2006年,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应运而生,杨晓光任副主任。

每年出版的《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是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年度经济预测报告。从2006年开始,杨晓光就参与到该报告的编纂工作中,并一直担任该报告的主编。

杨晓光和他的团队还开展了多层次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研究成果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中国银行、华夏银行、东方资产公司等得到应用,为我国金融风险识别与预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

他坦言,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与理论研究相比,自己现在更喜欢实证研究。“做实证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只有知道世界是这样、为什么是这样,才能用模型工具去模拟世界背后的逻辑,进而有预测未来的可能。”

追求真理 不忘社会责任

“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这是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价值理念。杨晓光特别喜欢这句话,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贴在办公室门上,时刻提醒自己和学生不忘真理与社会责任的召唤。

青年时代的杨晓光就表现出了一股追求真理的韧劲。在做博士后时,他曾到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参与炼钢调度系统的开发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调度工作,他每天都跟着调度师傅上班下班,师傅每操作一步,他都要问清楚来龙去脉、因果原理。回忆起在宝钢的那段时光,杨晓光像是有讲不完的故事。

如今,他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团队的负责人,如何将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拧成一股绳、发挥各自特长,成为他要面对的新课题。今年80岁高龄的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也是中科院管理、决策和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的一员,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杨晓光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属于管理学、金融的范畴而忽视我们,而是经常关心我们的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经济增长、物价水平、投资、消费、进出口、农业、主要工业行业、房地产行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需水量……杨晓光及其团队每年为政府提交的几份到十几份政策咨询报告,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讨论班才是正事”

教师,是杨晓光的另一个身份。

在采访中,杨晓光多次提到下午要组织讨论班,在他看来,“讨论班才是正事”。讨论班是中国科学院的一种传统。他的讨论班,一周三次,全年无休,学生轮流放假,他却是一直都在。讨论班上氛围自由,质疑诘问绵绵不断。不论多忙,即便是在外地出差,他也会尽量赶回来参加讨论班。

有一次,杨晓光与一名大教授一起组织讨论班,那位教授发表意见后,学生们都不发言。杨晓光站起来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逻辑的力量来判断对错,如果老师说完了,大家不再讨论、质疑,我们的讨论班就失败了。这里没有任何人值得你崇拜,你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批判向真理靠近。”

让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杨晓光的笑与敬业。学生遇到挫折,他笑着鼓励;学生犯错,他笑着指出;学生上讨论班,他笑着听同学们的想法。“宏观上讲,年轻人永远是对的。”与学生的相处带给杨晓光无穷的新鲜感。“他就像父亲一样”,有学生这样感慨道。

《中国科学报》 (2015-10-29 第8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