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28 7:56:26
选择字号:
睡不好,饭不香,精神疲惫心发慌——
北京安定医院张玲:小心抑郁症缠上你

 

■成洁

张玲,副主任医师,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房主任。擅长诊治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应激障碍、强迫症、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等成人常见精神疾病。

最近一段时间,抑郁症导致自杀的案例频见报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大家不禁要问,抑郁症到底是个什么“怪物”,竟像杀手一般夺人性命。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如果突然对周围的事物丧失兴趣,无愉快感,并且反复出现睡眠问题,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患了抑郁症。”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房主任张玲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抑郁症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疾患之一,这种精神障碍已经成为社会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很多人将之称为精神上的“感冒”。

从第四到第二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疾病。”张玲告诉记者,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死亡人数高达100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抑郁症发作的病因有很多种,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大多是综合因素互相作用下的结果。”张玲说。

加拿大学者费立鹏2009年在《柳叶刀》上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根据这个发病率的数据推算,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000万。

“抑郁症患者很痛苦,除了有注意力下降、自责自罪、无用感、焦虑、悲观绝望等心理症状,往往还伴随有失眠、食欲障碍、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症状。”张玲说,心理因素是诱发很多身体疾病的“隐形杀手”,是加重现有身体疾病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2/3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约有15%~2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自杀在女性、青少年及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发生率相对较高。

张玲认为,提高人群对抑郁症疾病知识的了解水平,做到科学对待和积极防治是当前科普工作的重头戏。

存在认识误区

其实,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愈的常见疾病。如果早诊断早治疗,首发患者临床治愈率较高。

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张玲告诉记者,大多数人对抑郁症存在认知误区,包括对它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情绪不好不算病,自己想开点就能解决问题。”张玲说道,“有的患者情绪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因此容易将之误认为是躯体疾病而反复就诊于各个科室。”

这些问题造成抑郁症的识别率较低,导致抑郁症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相关数据显示,仅有10%的抑郁症患者会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

“还有患者轻信错误观念,认为药物有依赖性或很强的毒副作用而不敢使用,或者不按医生的要求正规、系统地使用,造成病情延误或疗效不佳,甚至反复发作。”张玲提到,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早期、足剂量、足疗程用药十分重要。

当自己出现情绪低落、失眠、无胃口等症状时,张玲建议,应当及时向家人或朋友求助,借助运动、音乐、谈心等方式发泄或调解情绪,或者直接求助专业的心理干预。当已经开始出现自残、自杀等严重症状时,就应当到专科医院就诊,千万不能一拖再拖。

目前,医学界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多样,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针灸治疗等。对于轻度抑郁,推荐使用心理治疗;中重度抑郁应以药物治疗为基础,配合其他治疗方式。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可达60%~80%,并且有助于预防复发。

心灵也需“环保”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各阶层人士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精神压力给人们带来的沉重之感。那么,人们究竟该如何避免抑郁症的发生呢?

“抑郁症的产生跟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负面情绪有关,所以不论遇到了什么事,我们都不应该太悲观。”张玲答道,“遇到压力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对心灵也要有环保意识,不要长期陷入心灵的‘阴霾天’。”

同时,要注意睡眠、饮食和运动这些看起来平常的小事。如果你睡眠不佳,食欲不振,听任自己处于不良的生理状态,你就很容易出现低落情绪,不良情绪积累起来很快就会把你压垮。

“另外,可以适当回避和减少对不良环境和事件的接触,合理宣泄,积极主动求助,使社会生活事件对我们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张玲建议。

张玲还鼓励人们多与人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本身也能让人快乐起来。当发生不利事件时,有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无论是亲戚、配偶或朋友,是防止抑郁的最重要保证之一。

“就像天气有阴有晴一样,坏情绪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现象。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恐惧与逃避,正确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抑郁自然会远离你。”张玲说道。

小贴士

抑郁自评工具

1.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

2.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

3.入睡困难、睡不安或睡眠过多;

4.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

5.食欲不振或吃太多;

6.觉得自己很糟—或觉得自己很失败,或让自己和家人失望;

7.对事物专注有困难,例如阅读报纸或看电视时;

8.动作或说话速度缓慢到别人已经觉察?或正好相反——烦躁或坐立不安、动来动去的情况更胜于平常;

9.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

评分规则:

①完全不会=0分

②好几天=1分

③一半以上的天数=2分

④几乎每天=3分

总分0~27分

问卷分值结果分析及建议:

0~4分▲▲没有抑郁 无

5~9分▲▲轻度抑郁 观察等待:随访时复查

10~14分▲▲中度抑郁 制定治疗计划,考虑咨询,随访和/药物治疗

15~19分▲▲中重度抑郁 积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20~27分▲▲ 重度抑郁  立即首先选择药物治疗,若严重损伤或对治疗无效,建议转移至精神疾病专家,进行心理治疗和/综合治疗

《中国科学报》 (2014-05-28 第6版 医道)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