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4 7:57:14
选择字号:
保铮: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保铮
 
在高等学校里,培养研究生和开展科学研究是紧密结合和相辅相成的,为建设研究型的高水平高校,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谈一些看法:
 
研究生培养要和科研基地建设相结合
 
与培养本科生不同,研究生除了学习一些主要的基础课和有关专业课外,主要是在科研工作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学习已不完全是重复前人的工作,要求有所创新,工作中的成就也就体现了学习的质量。年轻人要在事业上有成就,就必须“敬业”和“乐业”,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要有责任心,同时要有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为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并能引导他们“敬业”和“乐业”。
 
在培养研究生中引进竞争机制
 
有关研究生的规模是当前议论较多的问题,我也不赞成一位导师指导几十、甚至上百位研究生。但是,我觉得在课题组里有一个研究生群体是有好处的。这可能是工科的特点,同一个课题要有多个人分工进行。我通常主持几个课题,每个课题中的研究生少的有三四人,多的有六七人,大多是不同年级的。年轻人上进心强,大家在一起工作,经常进行讨论,许多问题共同解决,谁的工作进展如何大家都很清楚,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单纯靠导师督促大得多。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洞察力
 
研究生通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前期的课程学习,一般具有较好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他们分析解决的问题只是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里,甚至用什么方法解决也是明确的。而在科研中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要广泛得多,我们鼓励多个研究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年轻人容易犯的毛病是在概念理清楚之前就陷入烦琐的数学推导中。我们研究的领域是信息科技,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工具。数学概念和公式与专业中的问题相结合通常有明确的物理概念和意义。我们要求研究生学会从物理概念出发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数学模型,并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
 
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深化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几乎是所有事物的基本规律。为研究生开设一些重要的基础课无疑是必要的,但深厚基础功底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许多基本概念和方法不是一次学习就能完全领会的,而是在反复应用中不断加深理解,才能掌握其实质。我们提倡研究生要在深化基础知识上舍得花时间,分析研究中发生基本概念和方法的错误时,不要轻易放过,在问题得到纠正后还要反思发生错误的原因,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在深入专题研究的同时要拓宽知识面
 
我们强调研究生必须注重课外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们承担的课题较多,面也较广,从基础性较强的小波分析,神经网络到实用性较强的阵列处理、雷达成像等,基本上覆盖了信息探测信号处理的主要内容,并均招收了研究生。这些研究方向各有特色,但在基础方面是相通的。我们强调各课题组的研究生多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为了促进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每周固定一个下午举办研讨会,主要由研究生报告近期的研究成果,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会上常有十分激烈的争辩,碰撞中常常会进发出智慧的火花。
 
提倡“三严”学风,培养科学态度
 
科研工作者必须具有优良的学风,我们提倡“三严”——严肃、严格、严密。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不少课题要结合实验,有大量实测数据处理和计算机仿真工作,我们要求必须全面反映真实情况,不能只挑符合自己理论分析的部分。例如我们从某课题的实测数据处理中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通过分析得到较满意的解释,总结出一套新的分析方法和算法,并在刊物上发表。后来将该算法用以处理另一批新的数据,并不完全成功。我们对有问题的部分经过长达几周的反复分析,找到原先算法未能包括更复杂的因素,从而总结出适用于更复杂情况的新算法。我们以此为例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严肃的,如果轻易地将部分“坏”数据撇开不管,我们就找不到新的算法。有时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问题常常在于自己的工作态度。
 
《中国科学报》 (2014-04-04 第10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