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喻思娈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3-31 13:58:32
选择字号:
他总是相信,越是觉得困难的时候,就越可能是离胜利近的时候
“杰青”熊利泽:科研也要出奇兵

熊利泽(中)与学生们一起做实验。
 
熊利泽: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常务理事兼亚澳区主席。研究方向为麻醉学,主要从事内源性脑保护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高压氧、吸入麻醉剂、低频电针等三种非缺血预处理方法,通过激活人体内源性“生存信号”发挥脑保护作用。
 
“如果我是执行者,作为军人,我绝对服从命令。但要我当指挥官,就一定要想方法出奇制胜。”熊利泽说。这位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另辟蹊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电针预处理的方法,激活人体内源性脑保护机制并实现临床转化,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如今,熊利泽正带领他的科研团队继续攻关、推广研究成果,他的愿望是让针刺辅助麻醉被广泛接受,走进更多医院,造福患者。
 
1另辟蹊径,创新针刺辅助麻醉处理方法,创建内源性心脑保护机制
 
上世纪80年代,熊利泽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进入西京医院麻醉科工作。当时,在很多人看来,麻醉科是一个小学科,风险大、工作忙还往往不被认可,而一直对麻醉感兴趣的熊利泽则认为,小的学科可能更有所作为。
 
真正进入临床实践,熊利泽慢慢意识到,“麻醉医生只是手术时的配角、只能充当绿叶”的看法是不全面的。“我们不是给病人打一针就没事了,还要考虑麻醉对病人的影响及今后长期的恢复情况。”熊利泽说,外科医生的使命是治病,对麻醉医生来说则是保命。
 
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同时,减少麻醉的负面影响是熊利泽一直思考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熊利泽先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和日本山口大学学习国外最新的麻醉学技术,寻找答案。
 
但令他失望的是,按照国外的报告经验,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药物等外源性措施来减轻手术对器官的损伤效果并不显著。能不能找出一种方法,在手术全过程中给予保护,减少对病人器官的损害?
 
一次偶然机会,熊利泽从同在日本学习的同行那里了解到,一些传统中医的方法在麻醉上也有很好的效果,从此熊利泽与针刺辅助麻醉结缘。通过动物实验,他惊喜地发现,针刺麻醉的方法可能具有西方现代麻醉方法所没有的优势。
 
顺藤摸瓜。熊利泽发现,利用针刺做辅助麻醉不仅能减少临床麻醉药的使用量,最重要的是还调动了人体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从而对人体一些器官起到了保护作用,有利于术后恢复。
 
熊利泽的研究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派上了“用场”。目前我国每10例死亡中就有4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手术,尤其是对高危病人而言,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将成倍增加。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心脑损伤极为关键。
 
借助针刺辅助麻醉研究成果,熊利泽团队针对心脑血管手术高危患者,采取术前应用电针、高压氧激活人体内在保护机制,在术中、术后给予胰岛素强化及药物后处理,通过激活人体内源性“生存信号”,对抗心脑缺血性损伤,显著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率。
 
如今,熊利泽团队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多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法国有关研究院也主动要求与西京医院麻醉科开展合作研究。熊利泽以第一完成人参与的“心脑保护的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心脑保护新策略”,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做科研一定要敢于挑战主流思维,当大家都在说西医好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中医的作用。打仗讲究出奇制胜,我们行医也一样。”熊利泽说,团队正继续研究,让针刺麻醉得到更多人认可。同时,熊利泽正在研发便于临床试用的针刺辅助麻醉仪器,向实用性成果转化。
 
2尽管科研任务繁重,遇突发情况,总是冲在医疗一线
 
科研、手术,近些年又兼任管理工作,熊利泽几乎都是“5+2、白+黑”的工作节奏。但他认为,既然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就要去习惯、去适应,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科研任务虽然繁重,但有紧急需要,熊利泽总走在最前面。2003年的非典疫情,他临危受命,担任第四军医大学赴京医疗队队长、小汤山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带领着全队81名同志,在50多个日日夜夜,成功救治了7名危重患者,使25名非典患者康复出院,实现了“高治愈率、低死亡率”。
 
2008年汶川地震后,熊利泽担任西京医院野战医疗所所长,组建医疗队奔赴四川。在没有水电,医疗机构基本损毁的情况下,组织医疗队展开野战救护帐篷,成为当时距离重灾区北川县最近、医疗条件最好、具备手术条件的野战医院。2010年,他又带领团队奔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前线。在18天的时间里,在高寒缺氧环境下,成功收治伤病员1692人。
 
3已能在国际上主导召开学术会议,力争培育麻醉领域世界知名科研团队
 
熊利泽回忆,早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时,感受到国内医疗水平的差距,盼望着有一天也能带领自己的团队,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成果。
 
如今,依靠在麻醉学领域30余年的钻研和贡献,熊利泽和他的团队已经走在麻醉领域研究的前沿,研究成果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在新西兰也能主导召开麻醉学会议,让我们在学术上更有自信。”
 
“千万不要认为科学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积累,我们现在当的是别人的梯子。”熊利泽说。面对科研困境时,他总是相信,越是觉得困难的时候,就越可能是离胜利近的时候。
 
谈及科研理念,熊利泽说,自己已经从关注个人的科研向团队科研转变。而促使转变的一个重要节点是,2007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熊利泽说,上世纪90年代就萌生研究麻醉重要器官保护机制的想法,但此前只有一些小的基金,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后,有了更大、更好的平台,更多的想法可以去证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个品牌,让我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熊利泽说。
 
现在,熊利泽每年都会选派年轻人到国外一流大学去深造,在团队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年轻人看到加入团队后的前途”。
 
熊利泽说,他现在工作重心放在科研和团队培育上。他相信,未来团队一定能在世界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更高质量的论文,5到10年内,培育出麻醉研究领域世界级团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