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2/24 8:52:28
选择字号:
专家回应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应关注管理

 

专家回应“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论——

“管理”才是最应关注问题

■本报见习记者 张晴丹

12月19日,一篇题为《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的博文在网上被快速转发。自称“物理学博士”的文章作者“马可安”,质疑南水北调工程“水流速度过慢”“泥沙沉积”“冬季渠道结冰”等问题,并得出工程最终通水“彻底失败”的结论。此论断一出,即遭到众多专家反驳。

“没有认知,就没有发言权。”12月22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易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中所提质疑缺乏科学根据,而公众真正需要关注的也不应该是这些问题。

“南水”16天可进京

据了解,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当天,在河南淅川县陶岔渠通水现场,一只“大黄鸭”被放入水中用于测量水流速度。这成为马可安发文“论证”南水北调通水失败的导火索。

马可安在博文中称,根据正式通水时视频中“大黄鸭”的漂移速度,可算出平均水流速度为每秒10厘米,进而推算出输水量是每秒22.4立方米,由此宣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的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无法完成。

对此,汪易森表示,首先,渠道的输水流量决定了它的流速。同样的断面,小流量高水位时流速小,大流量时流速就大。其次,河南、河北等地多风,当风向和渠道水流方向不一致时,会对大黄鸭产生阻力。因此,大黄鸭在水面上的漂移速度并不能真正代表渠道的输水速度。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则直言:“马可安的说法简直没有道理。”该专家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流速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数据。在中线工程沿线渠道,每隔几十公里就有控制闸门,可控制水的流速和流态。

“在中线工程沿线,我们设了很多断面来测流量,通过流量换算出的流速才是真实的水流速度。”汪易森指出,据计算,目前中线全线水流的平均速度约为1米/秒。按照这个速度,水从丹江口流至北京大概需要16天左右,“他说走不到北京肯定是不对的”。

“泥沙说”“冰冻说”皆不成立

此外,马可安在文章中称,汛期后的丹江口水库大量泥沙沉积,会毁掉中线工程,并认为流速慢是因为充水试验导致泥沙沉积。

“应该拿事实说话。”中科院院士刘昌明表示,他在十月份曾去丹江口水库观察过,发现水库的水质很清澈,在引水口附近也没有发现泥沙沉积现象,“连一片枯叶都没有看见”。

“丹江口水库的水质达到了二类水标准,不可能含有大量泥沙。”汪易森表示,取水口设在该水库上部,进来的都是清水,即使输水渠道里出现泥沙,也是由于沿途的风把周围沙土刮进渠道里,但这种泥沙量极少,并且每年都会对渠道内进行清理和维护,并不存在毁掉输水工程的问题。

至于冬季整个渠道的水会结冰等问题,有关专家指出,多年来,国内一直采取“冰覆盖下输水”来解决冰期输水问题,比如此前的“引黄济青”工程、“京密引水”渠道工程等。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在接受采访时举例说,北京市内接水池——大宁调压池,在前几晚最低温度达-5℃时,并未出现结冰现象。水池内壁上有两排“喷泉”,专门搅动水面。正式通水后,考虑到如果水面结冰,会影响调压池泵站进水和退水闸门操作,池底安了两个防冻泵装置,搅动水面防止冻冰。

管理是最大考验

实际上,在汪易森看来,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真正应该关注的是管理问题。“管理才是最大的问题。”这不仅包括对工程的安全管理,还包括及时掌控输水状况,有效管理所有闸门、保护水质、做好移民后续工作等。

据介绍,南水北调一线工程沿线设置了大量的观测仪器,这些仪器不停地把每个断面的水流参数和工程运行数据传送到控制中心。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数据,保证整个输水渠道的安全运行,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此外,在配水的调度机制上,汪易森认为也应实行科学调度,“比如水调到北京后,如何把调来的水与密云水库的水、中水、地下水等综合调度利用起来,以发挥其最大效益,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汪易森告诉记者,南水北调工程是众多科技人员多年辛勤劳动的成果,不应仅凭个人想像而做浅薄的质疑,“这尤其是对中国水利科技人员的不尊重”。

《中国科学报》 (2014-12-2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