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2 22:51:27
选择字号:
王传超:学霸是这样炼成的

 
研究分子人类学,外出取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一年里至少出差3个月,是王传超生活的常态,但他以此为乐,作学术报告时他喜欢把自己在各地取样的趣事与大家分享。在他看来,只有真正走过这些地方,深入各族群的日常生活,才能体会生命的绚烂。
 
■本报记者 黄辛
 

王传超(中)在山东乳山河南村调查曹氏基因。
 
“科研热情和兴趣是引导自己进入学术领域的敲门砖,复旦的诸多专家学者和宽容博大的学术精神又为自己学科交叉的跨界研究提供了沃土和养分。”日前,在“携手复兴路——复旦大学2013~2014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上,复旦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王传超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而他的发言被数次掌声打断。
 
对于科研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他有着自己非常明确的理解:“复旦人常说自己的灵魂是自由而无用的,我理解的这里的‘无用’是指不为所用,是对功利的疏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纯净地追求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这也正是科学研究所应具有的精神。”
 
三年来,王传超致力于人类群体遗传问题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在东亚人群和语言的起源和分化、东亚特殊疾病相关基因的进化、人类遗传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等领域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13篇,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1篇。
 
做有兴趣的人类学研究
 
但熟悉王传超的人都知道,其实他在本科时并不是“中规中矩的好学生”。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是挤过了考研独木桥才来到复旦” 。他本科在中国海洋大学修读海洋生物学专业。“当时的成绩差得一塌糊涂,但我喜欢泡实验室,本科三年自己申请和参与了三个实验课题。”
 
2009年夏天,王传超来到复旦参加夏令营,让他最终决定专攻人类学方向。“金力老师和李辉老师非常看重学生的科研热情,积极鼓励学生追求科研兴趣,正是两位老师的鼓励让我开始转行去作人类生物学研究。”
 
“做科研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兴趣。”“海洋生物学已是蓬勃发展之势,而相对冷僻的人类生物学或更可实现我的价值,多学科交叉毫不枯燥则更能激发我的灵感。”这是王传超在“吴瑞奖学金”申请材料里的自述,这项华人生物学领域在读博士的最高奖学金最终落入了王传超的口袋里。
 
在王传超看来,人类学研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用生物学的方法、数据去探究人类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与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交叉去回答一些玄而又玄的问题,比如中国人从哪里来、全世界的语言在哪里起源扩散、三皇五帝的传说在遗传学上有无证据等等,这都是十分有趣的事情。
 
以苦为乐,行万里路
 
“我们作人类学研究最难的就是取样本。”王传超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2012年暑假,作为人类学博士生的王传超,只身一人,辗转13个省份取样,历经40天,行程两万多公里,调查回民遗传基因,取得了一千多份唾液样本。皮肤晒成了栗色,他笑着抱怨:“我原来还是挺白的!”
 
王传超出生在山东阳谷县一个农村家庭,中学是在县城读的,“大学之前没出过家乡”。小时候没出过门,也不爱说话,后来因为要跟各种人打交道,被逼出了好口才。“比如你去取样,开头几句话吸引不了他们,他们就会走开。所以一定要抓住前几秒钟的机会。”
 
回族是混合人群(由不同人群基因交流而产生的人群),是遗传学的基因定位研究的重要样本。但回族却是我们居住得最分散的少数民族,为研究不同地区回民的不同起源、迁徙,需要跑遍大半个中国,取样任务很重。
 
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王传超没有带助手,交通以火车为主,大多买晚上的火车票,能省一笔住宿费。“我有一个自豪的习惯,就是无论在哪里,想睡就能睡着。”不过,他觉得“在车上的时间还是太多了”,只能晚上睡觉,白天看书。
 
他带着一个行李箱,和一个放样本的冷藏箱,冷藏箱里放着冰块,但仍不能长时间保存样本,所以每到一个地区,他都把样本冻在朋友供职的研究所和实验室里。去云南,就放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去成都,就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全国回族取样结束了,他的手也因拎冷藏箱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作群体遗传学研究,不但需要混合人群,也需要隔离人群,王传超参与的众多课题都着眼于偏远地区迁徙较少的人群,这些地方一般都比较荒凉,有的县城甚至只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出差的时候,作息打乱了,吃饭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平均一天两顿饭,在四川的偏远地区则减到了一天一顿。川西的羌藏取样让王传超至今印象深刻,“高原缺氧,一待就是20 多天,且每2天要走过一个县,往往是中午赶在半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啃面包喝矿泉水”。
 
事实上,研究分子人类学,外出取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一年里至少出差3个月,是王传超生活的常态,但他以此为乐,作学术报告时他喜欢把自己在各地取样的趣事与大家分享。在他看来,只有真正走过这些地方,深入各族群的日常生活,才能体会生命的绚烂。
 
“在复旦我想干什么都可以去干”
 
“这些研究也只有在复旦这块土地上才能很好地开展起来。”王传超说他特别喜欢这里的科研环境。
 
“复旦的特点是,我想干什么都可以去干。在这个实验室,你有什么想法,跟金力老师一说,他都很支持你。”在复旦如鱼得水的他,慢慢变成了李辉口中踏实可靠的“我们传超”,师弟师妹口中做实验很老练的“超哥”,和Science杂志上《反驳“语音多样性支持语言从非洲扩张的系列奠基者效应”》等众多论文的第一作者。至于学校内部的奖学金,王传超拿到手软。
 
“在复旦,无论你做什么,总能碰到知音。”复旦奖学金颁奖典礼上有中文系的同学给他微博留言:“一直以为你是我校中文系的。”王传超说:“其实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本无学科之别。复旦这片沃土就是为学科交叉这颗种子的生根发芽和茁壮成长提供了可能,也相信它终能长成参天大树。”
 
连续两年,王传超在复旦生命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与同学们分享科研心得:“一、做生物科研的最基本素质——能吃苦,不怕累;二、要对自己从事的科研方向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大的动力;三、入学之初,尽快适应实验室生活、融入科研环境——阅读大量文献,紧跟师兄师姐学习实验技术;四、打好基础之后,要学着去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五、不要过早放弃自己,在你还可以改变的时候去努力做出改变。”
 
《中国科学报》 (2014-01-02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