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晓斌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3-9-19 13:34:19
选择字号:
中国确定以《诗经》命名大洋海底地名
 
近日,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方案通过专家审议,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成为大洋海底地名命名体系,并以《风》、《雅》、《颂》为主线进行命名,国际海底的命名方式显现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对新发现海底地形、地名的命名,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塑造国家形象及宣传国家文化。海底地形命名不仅涉及各沿海国管辖海域及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的多方权益,而且凸显各国在海洋调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诗经》从三个命名体系中选出
 
在青岛召开的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方案专家审议会,审议通过《诗经》作为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方案》对《诗经》、《三国演义》、《帝王年号》3个命名体系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提出了以《诗经》作为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以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标、展现大洋科学考察成果的目的。
 
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组织编制的《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方案》,针对大洋业务工作需要,首次研究提出了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方案,符合国家和国际海底地名命名的相关标准,将规范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称的管理和应用,实现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适应未来大洋科学考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关系到维护国家在国际海域的海洋权益。
 
将扩展到大西洋印度洋
 
据中国大洋协会副主任李波说:“以《风》《雅》《颂》为主,将来在三大洋的海底为主线进行命名,《诗经》里面《风》《雅》《颂》中的《风》这部分重点在大西洋位置,《雅》在太平洋,《颂》在印度洋。”谈起选用《诗经》的原因,他说:“首先这个命名要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二要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曾经航海的航海史;第三要有时代特色。”据了解,今后,我国对国际海底的命名还将拓展到大西洋和印度洋,命名风格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国际海底的命名分为专有名和通用名,拿鸟巢海底丘陵来说,鸟巢就是专有名,海底丘陵就是通用名。鸟巢海丘的命名还有段来历:我国大洋国际科考人员在调查其中一个国际丘陵时,正值北京奥运会期间,而且它的顶部有一个火山口,看上去很像国家体育场鸟巢,因此被命名为鸟巢。
 
我国已命名19个国际海底
 
2011年7月,中国提交的“鸟巢海丘”“白驹平顶山”等7个位于太平洋的海底地名提案,经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收入国际海底地名名录,实现了中国向国际组织提交海底地名提案零的突破。2012年10月,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第25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我国提交的“牛郎平顶山”、“织女平顶山”、“维翰海山”等12个海底地名提案。至此,已有19个具有中国“标签”的海底地名收入国际海底地名名录。
 
在已命名的海底地名中,命名灵感大多来自于我国古典名著《诗经》中的《雅》。在我国秦代,有一个叫徐福的出海使者,曾经漂洋过海去寻找海上仙山,这一片国际海底的命名就源于这一典故,分别叫徐福平顶山以及他要寻找的三座仙山——瀛洲海山、蓬莱海山和方丈平顶山。这片形似弯弓的海山群叫彤弓,这个平顶山叫白驹。
 
新闻链接
 
已命名的国际海底有1800个
 
国际海底地名的确定都必须经过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会议(SCUFN)审议通过,才能收入国际海底地名名录。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是由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和国际水道测量组织联合领导下的大洋水深制图委员会的下属专业组织。该组织是当今海底地名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为全球海图制作出版、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公开应用提供了大量服务,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据了解,当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对新发现的海底地形命名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命名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塑造国家形象、宣传国家文化。海底地形命名工作是涉及各沿海国管辖海域及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的多方权益、凸显各国在海洋调查领域国际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关单位和专家应在研究中使用我国已获得通过的海底地名,并积极编制国际海底地名提案,提高我国国际海底地名提案的数量和品质。目前,对国际海底的命名发展至今已经有25年,目前被命名的国际海底有1800个,但还有大量的国际海底为人类未知领域。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将以新资源矿区申请、航次调查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全方位推进我国大洋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海域形势的综合研判与把控,在国际海底活动中力争主动,切实维护我国在国际海域的权益,同时在深海资源勘探和开发技术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大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为未来深海资源进入商业化开采提前做好准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