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爱民 甘晓 丁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13 8:44:02
选择字号: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5周年纪念日。5年来,科技界对灾害与重建的研究始终坚持,不曾懈怠
汶川震后五年:科技界给出新判断新建议
 
心理援助应长期连续
 
本报讯(见习记者孙爱民)5月9日至11日,在四川北川召开的第二届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上,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呼吁,震后心理援助的长期性与连续性应该得到保证。
 
“汶川地震后,虽然我们心理所的团队坚持住了,可是其他队伍相继撤离,社会与媒体的关注度也在下降,没人也没钱,使得需要长期坚持的心理干预工作面临困境。”在芦山震区开展工作的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祝卓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震后心理干预不是遭遇战,而是一场持久战。”
 
在四川德阳什邡市洛水镇开展社区心理援助实践中,心理所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王文忠总结出的四个原则之一是:“心理援助工作者要在一个地区长期、系统地做工作,并根据灾区具体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有研究表明,部分唐山地震幸存者至今仍存在精神障碍。专家建议,对于大灾过后受灾者的心理援助,“长治”才能“久安”。心理所原所长张侃研究员表示,汶川地震后的心理援助要持续20年以上。
 
在震后心理援助方面,心理学界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站即为成功探索。“我们以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站为依托,先后在多地成立地方心理援助领导小组,并且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形成了政府主导、专业力量和社会资源发挥优势的心理援助局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在论坛上说。
 
“震后心理援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本土化。”王文忠根据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汶川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心理援助三阶段理论设想”,在第三阶段,他主张以本地志愿者为主导、外地志愿者配合开展心理服务。
 
“灾区群众需要专业的心理援助和长期的陪伴,同时,严谨的科学性、严密的组织性、严格的纪律性决定心理援助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一位什邡心理工作者告诉记者。
 
地质灾害新趋势凸显
 
本报讯(记者甘晓)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汶川地震5年来,西南山区地质灾害呈现出新的规律。其中,灾害规模大、碎屑运动距离远表现得比较突出。
 
比如,2010年在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土方量达180万立方米。同年6月贵州关岭大寨村滑坡土方量也达到180万立方米。一个月前发生的西藏普朗沟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质灾害,在沟口段堆积体体积约200万立方米。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副研究员孙其诚常常在灾害现场观察到,这些规模巨大的碎屑在降雨的作用下运动了上千米。“这和专家曾经总结的‘房前屋后’的特点不同了。”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崔鹏推测,气候变化导致高强度降雨频发、地震趋于活跃、人类工程活动逐年增加,使原本地质环境脆弱的西部山区频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针对泥石流防治,科学家也在尝试新思路。比如,位于绵竹县清平乡附近的小岗剑,因泥石流频发而成为防灾减灾中难啃的“硬骨头”。2012年6月,小岗剑应急治理工程投入使用。据崔鹏介绍,该工程采用了“过程调控”的新思路,其核心在于针对泥石流发生后的每一过程进行防护。
 
研究人员认为,只有更深入研究泥石流发生的机理,更多考虑泥石流运动和成灾的动力过程,才能更好地建设防灾减灾工程。
 
中科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指出,尺寸大于1微米离散宏观固体颗粒组成的系统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泥石流、滑坡、雪崩等自然灾害与此相关,这些物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物理特性也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在不久前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458次学术讨论会上,几十名力学研究者和地质灾害研究者相聚。泥石流如何起动、流动的距离等都是灾害研究者的关注点,而抽象后则是力学专家擅长的领域。因此,地质灾害研究者对力学专家的加入充满期待。
 
堰塞湖风险完全解除
 
本报讯(记者丁佳)5月10日,记者从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该所完成了对地震区域5年的遥感动态监测,并对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堰塞湖工程排险、农田与生态恢复、城镇重建等进行了综合评估。其中,监测结果显示,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已完全解除。
 
据介绍,5年来,震区堰塞湖风险已完全解除,其间未发现新增堰塞湖;未完全疏通的堰塞湖库容量已有效减低,坝体已十分牢固,有的还成为重要自然遗产和风景区。
 
此外,对地震灾区13个重大滑坡群的泥石流发展及植被恢复状况的监测结果表明,5年来,泥石流灾害频发且强度较大,但活动强度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震后滑坡群的滑坡体植被覆盖逐步恢复,目前大型滑坡体植被覆盖恢复已进入缓慢发育阶段,但仍有部分滑坡体存在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风险,具有极大破坏潜力。
 
对北川、青川、汶川等12个重灾县市的农田受损和恢复的监测结果显示,被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损毁的农田只有20%左右得到了恢复和耕种使用;重灾区耕地利用率较高,除损毁的农田外,几乎没有撂荒地和休耕地。重灾区作物种植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略有减少。
 
地震导致灾区植被覆盖度减少6.5%,至2011年已恢复了4.4%,达到总损失量的68%。随着5年来自然恢复和人工植被重建计划的启动,植被生态系统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大熊猫栖息地植被在面积和郁闭度方面已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
 
5年来北川新城、汉旺、擂鼓等12个乡镇的城镇灾后重建取得重大成就。2011年城镇重建工作基本完成,灾区学校、道路和生活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镇建设布局更加合理;映秀、擂鼓、南坝等山区乡镇基本在原址重建,5年来周边生态环境整体上有了很大改善,道路、交通、河道基本恢复正常。
 
《中国科学报》 (2013-05-1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