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爱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4-25 8:07:41
选择字号:
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灾区进行心理援助

 
■本报见习记者 孙爱民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苗,享受着大地的滋养、阳光的照耀。可能我们会经历风雨,甚至是暴风雨,但一切都会过去,会有阳光雨露滋养我们。”4月24日早上10点,位于震中的芦山县飞仙关镇凤禾中心校内,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祝卓宏正在带领该校的初三学生进行冥想训练。
 
今天是学校复课的日子。从家中安置帐篷里赶到学校板房的学生们,脸上仍带着对地震的恐惧与不安。
 
他们显然对这位来自北京的心理学专家感到陌生。祝卓宏先以一个心理小游戏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课程。
 
“大家用手指在自己的额头上画一个大写的字母E,然后看着你的同桌是怎么画的。有没有发现同桌画的与自己的相反啊?”祝卓宏说完,学生们都笑了,然后边看着同桌边画。
 
祝卓宏接着解释说:“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性格类型,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从内往外看,有的是从外往内看。这就是心理学。”
 
经过一个心理游戏,学生们明显放松了对祝卓宏的芥蒂,也开始适应他娓娓道来的讲课方式,笑声开始在板房里回荡。
 
祝卓宏接着让学生画三张画,分别是大家目前住的家、过去的家以及未来想象的家。“大家在画画的过程中,想象自己在过去、现在与未来间进行穿越,让记忆中温馨、漂亮的家停留在心里,并让未来的家成为我们美好的展望。”
 
他告诉记者,地震后,孩子们正处在冲击期,需求不稳定,通过画画在过去与未来间建立一种连接,可以稳定学生们的情绪。
 
经过这个“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后,学生们的情绪明显好了很多,有的开始吃起了随身携带的方便面。
 
接下来是地震应急教育,这是祝卓宏临时添加的内容。在抵达学校后,他听说学校还没对学生进行如何在板房内应对余震的教育,便当即决定完善心理援助内容。
 
“咱们的板房安全吗?”祝卓宏问在场的校长。
 
“绝对安全。”
 
“要是发生余震怎么办?咱们怎么告诉学生的?”
 
“跑啊!”
 
“板房是安全的,为什么还要跑?”
 
祝卓宏在与校长的交谈中了解到,学生与老师们对板房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
 
“咱们的板房是绝对安全的。这几天每天都有好多的余震,余震发生时,我们在板房上课该怎么做呢?”祝卓宏告诉在场的学生,“余震发生时,咱们不用往外跑,也不用躲到桌子底下。我们要信任板房,相信板房是安全的。这时,我们要深呼吸几次,稳定自己的情绪,安心地面对所有情况。”
 
学生们纷纷点头,并尝试做了几个深呼吸。
 
一小时的课程在专家与学生们的互动中结束,学生们的情绪比上课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走之前,祝卓宏告诉学生:“我们希望与你们成为朋友,而且不是一时的朋友。未来的几年,我们都会在这里与大家沟通,由科研人员与志愿者共同帮助大家处理一些问题。”
 
据了解,在4月23日晚的临时会议中,祝卓宏与心理救援队领队刘正奎已在商量未来3年内在芦山建立心理援助点的计划。
 
作为心理援助的国家队,中科院心理所在汶川地震后便建立了应急预案。芦山地震一发生,应急机制立即启动,心理学专家与志愿者们在第一时间奔赴震区,对当地民众开展心理评估与心理援助。
 
《中国科学报》 (2013-04-25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