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14 8:36:05
选择字号: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气象事业发展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本报记者 潘希
 
从云南连续三年干旱、今冬出现极寒等时有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再到近期讨论激烈的PM2.5监测和公布,社会对气候变化和气象服务的关注,似乎已无处不在。
 
“气象事业既是基础性事业,也是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说,不论政府部门还是普通老百姓,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值都越来越高,“这给气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他表示:“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推进气象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气候变化:从应对到适应
 
今年2月,欧洲遭遇了长时间的低温暴风雪严寒天气,有人因此认为,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已经开始威胁全球。
 
“其实,这次只是在局部地区、特殊时期发生的天气气候事件”,郑国光回应,不能因此就对全球气候状况趋势作出简单判断以至于误判。但“以气候变暖为显著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事实,所产生的显著影响不可回避”。
 
郑国光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应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在减缓的同时,也应该多强调适应”,要化解气候风险,适应已变化了的并且还将继续变化的气候环境。
 
他举例说:“气候变化对农业带来的影响最大。我国是农业大国,比如,东北现在有的地方水稻可以种一季半了;黄河以北现在可以种两季,但与此同时病虫害增多了,节气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农业必须要适应气候变化。”
 
瞄准精细化预报
 
“天气预报说北京有雨,但常常会是东城有雨、西城晴天。能否作出精细的分区预报?这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的难度,郑国光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百米赛跑,提高0.01秒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他认为,未来衡量预报服务能力水平的高低和好坏,应该是时间、空间的预报精细化。比如,大风对城市的影响及危害程度到底如何,采取何种措施,也应该像台风一样有相应等级。
 
“现在依靠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和数值预报模式,可以提前3~5天甚至更长时间监测到台风生成发展和移动路径,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郑国光说。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2颗气象卫星,有7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而到2020年,我国还将发射12颗气象卫星,监测天气的能力将大大增强。
 
发力人才培养
 
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启动实施天气研究计划、气候研究计划、应用气象研究计划和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的“四项研究计划”。
 
“在硬件上,我国气象事业目前与发达国家没有太大差别。但在软件上,尤其是人才培养方面,差距非常大。”郑国光不无担忧地说,“气象系统每年要招收一千多名高校毕业生,但一半以上不是学气象科学的,高校培养的人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这是气象事业长远发展的硬伤。”
 
为培养适合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各类人才,中国气象局不断组织各类业务学习培训班和轮训,并通过与财政部共同实施“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课题,解决气象业务中的技术难题,培养锻炼人才队伍。
 
《中国科学报》 (2012-03-14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