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丽 沈丹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2-2-15 15:44:47
选择字号:
访刘兴诗:一位“80后”老人的科学情怀
 
2月14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成都理工大学退休教师刘兴诗的科普著作《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近年来科普作品获此殊荣之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兴诗表示个人荣誉不值得一提,他更愿意谈谈获奖事件本身。“以前国家科技进步奖只考虑科研项目和科学家,科普作品获奖是一个很重大的信号,表明党中央重视在群众中普及科学文化。”刘兴诗说,这才是最值欢呼雀跃的。
 
“国家需要建设者,作家梦太卑鄙”
 
采访刘兴诗,临时改在他住处。他托人写好了字条:几楼几号、座机号和手机号。还特意叮嘱:敲门敲响点啊,或是打个电话,不然听不见。不过,这丝毫不影响采访进程。采访中,他一边瞄着采访提纲,一边回忆往事,思路清晰、表述精炼。
 
“我出生在烽火连天、哀鸿遍地的岁月。”刘兴诗说这是他回忆往事时的固定的开场白。1931年,武汉发洪水。母亲抱着刚出生的他,登上一艘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轮船到上海去。被洪水一泡,江风一吹,他一下子患了小儿抽风症,昏迷不醒,完全失去了知觉。
 
想不到英国船长竟不许他死在甲板上,指使水手将他扔进滔滔扬子江。幸亏中国旅客据理力争,并把一颗同仁堂的万应锭切碎,给他吃了一丁点儿,才使他哇的一声哭着醒转过来,有了后来的生命和一切。
 
刘兴诗告诉记者,母亲讲给他听的这个故事,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和追求。自懂事起刘兴诗就日日梦想国家能早日独立、富强、民主,并发誓长大后要好好报效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三伯父让刘兴诗选择到美国、日本、香港、台湾读大学,并解决他所有的费用。但,刘兴诗拒绝了。“我想留下来报效祖国。”
 
进入中学后的刘兴诗开始迷恋文学,梦想着当作家。“但那时国家正需要建设者,我还可能去做自己的渺小作家梦吗?那样太卑鄙了!”因此,高中毕业时刘兴诗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地质专业。“国家建设首先需要矿产,地质工作最艰苦,最危险。我们不去?谁去!”后来,刘兴诗如愿以偿的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地质,他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质事业。
 
“科学幻想是科研的直接继续”
 
刘兴诗在地质学领域一干就是60年。“为国家服务是没有退休一说的,我要在有生之年多做些工作。”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他,不会说漂亮话,只知道埋头做事情。汶川地震后,正在北京的刘兴诗立马回到了四川,用自己的地质知识参与到一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先后两次负伤。
 
在地质领域颇有建树的刘兴诗被公认为四川盆地及邻侧地区地貌第四纪地层研究权威,建立了完整的有关地层体系。其中特别是全新世亚北方期的研究,包括江北砾石层的次生胶结与干旱气候关系问题等有重要突破。他划分出了全新世三台期,将其仔细划分为若干阶段,超过瑞典传统划分方案,引起了瑞典有关研究单位注意。还首次发现了华北平原东部滨海全新世火山群,并提出包括天津在内的河北省东部存在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
 
另外,刘兴诗还运用多学科比较研究法,使用第四纪古气候与古环境学,从崭新的角度研究了包括三星堆在内的成都平原古城群的生成和消亡演变原因。
 
在深入钻研地质专业的同时,刘兴诗特别注意不同学科之间,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的综合研究。他将研究触角伸向了野生果林古生态环境学、洞穴考古及古环境学领域。成功解决我国和前苏联园艺界长期未能解决的西天山野生苹果林起源问题,并系统研究柳州白莲洞洞穴地层,提出白莲洞遗址和柳江人化石的成因关系探讨。
 
科研之外,热爱文学的刘兴诗一直笔耕不辍。1945年,发表第一篇作品。1952年,开始科普创作。1960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1961年,开始科幻小说创作。直至2011年10月,刘兴诗在境内外共先后出版213本书。
 
“写作与科研并不矛盾。”刘兴诗认为,科学幻想是科学研究的直接继续。“科研对写作是有帮助的。一个人的作品与自身经历密切相关。”刘兴诗说自己从未担心过灵感枯竭。“创作都是从生活来,而生活总在变化前进,创作主题太多了。”刘兴诗把创作灵感形容成水龙头里的自来水。“龙头一开,水自然就流出来了。”
 
在刘兴诗眼里,最理想的科普作家应该兼具科学素养与文字功底。“好的科普读物不但是研究出来的,也是吟咏出来的,还是感悟出来的,以达到真善美的要求。”刘兴诗指出,科普作家最好身在科研第一线,有自己的独创成果。“这才是真正的创作。一手的材料永远比二手货新鲜。”
 
在谈及自己的科幻创作观时,刘兴诗强调,幻想要从现实起飞,贴近大众关心的问题。切忌闭门造车,奇思怪想,云里来雾里去。“千万别忘了科幻其实只是一种特殊的浪漫主义作品,是以特殊的折射方式联系现实生活。”刘兴诗将中国足球、房改等写进科幻,一气呵成、洋洋洒洒。
 
耄耋之年的刘兴诗依然对很多事情充满了兴趣。70岁开始学电脑的他,用键盘代笔,一个月能敲出一本书。他常出没于博客,记录岁月的点点滴滴,有关考古的、有关科幻的亦有关科普的。只是博客模板上的两只卡通小猪,暴露了这位“80”后老人的未泯童心。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