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6 8:55:50
选择字号:
争议鄱阳湖水危机:天算?人祸?


鄱阳湖自古以来具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如今已难看到这样的景象了。图片来源:昵图网
 
2000年以来,鄱阳湖连续多年出现旱情。
 
有专家认为这“属于正常的波动,符合自然规律”;但也有专家认为不可忽略违法采砂、水利设施截流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争议不限于此。在当地官员看来,建大坝是解决鄱阳湖水危机的当务之急;而专家则认为,建水闸“将极大改变鄱阳湖的生态环境,进而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本报实习生 邱锐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描写千里鄱阳湖波澜壮阔的场面时,肯定不会想到800多年后鄱阳湖的样子。
 
今年1月6日,鄱阳湖都昌水文站观测,当日鄱阳湖水位为7.95米,跌破1952年该站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的历史最低水位,面积只为丰水期的1/20。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已经导致都昌县城12万居民生活用水出现困难。
 
而据江西省水利厅介绍,自2000年后,鄱阳湖已经连续多年出现旱情,2003年、2007年和2009年更是遭遇大旱,湖泊的低水位纪录连创新低。有专家明确指出,鄱阳湖地区已出现干旱常态化的趋势。
 
那么,鄱阳湖多次出现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予以补救?《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分析原因并给出对策。
 
干旱原因纷繁复杂
 
自古以来,鄱阳湖就具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在丰水期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到冬季枯水期却能“瘦身”至几百平方公里,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可相差几十倍。
 
然而,近10年来,鄱阳湖的枯水期却多次被“拉长”。据介绍,从2003年到2007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月份由以往的12月提前至11月甚至10月,在个别枯水年份,最低水位来临日期提前了至少100天。
 
而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站长陈宇炜研究员介绍,鄱阳湖区冬季退水之后,目前,生长在该地的植物已经出现由湿地植物向旱生植物发展的趋势。例如湿地植物 草的分布向着低水位湖区发展,而芦苇、南荻等相对耐旱的植物生长范围则在扩大。
 
对于导致鄱阳湖近10年来多次出现干旱的原因,陈宇炜认为,虽然其中有一些人为因素,如注入鄱阳湖区的5条河流(赣江、修河、抚河、饶河、信江)中的河水被沿岸工农业生产大量占用,导致注入鄱阳湖水量减少、湖区大量挖沙导致湖面下切等,但总体上还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而导致目前的干旱。
 
“从观测数据看,现在鄱阳湖流域处于一个相对干旱的时期,而之前30年则为相对湿润的时期,这种湿润阶段与干旱阶段交替出现属于正常的波动,符合自然规律。”陈宇炜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然而,江西省气候中心主任殷剑敏却认为鄱阳湖干旱成因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宜过于强调气候因素的作用。他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最新的观测数据: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江西全省平均降水量1426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少近两成。其中,2011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1305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少超过两成,为1961年以来第六少雨年。也就是说,虽然2011年降水较少,但并不是历史上降水最少的一年。
 
“比2011年降水还少的年份,为什么没有出现这么严重的干旱?”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殷剑敏指出这一点此前并未引起重视,因此今年的干旱决不能忽略违法采砂、水利设施截流等人为因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研究员崔丽娟也赞同殷剑敏的观点。她认为今年鄱阳湖干旱的直接原因是汇入鄱阳湖区的水量减少了,但是降水的减少程度能否引起如此严重的干旱还有待研究;但能够确定的是,鄱阳湖流域城市与经济的发展肯定对此次干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她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城市必然会有大量的水泥路面,甚至有些地方还将河堤也用水泥材料铺设,这会直接导致在降雨时,许多地表水难以汇入河流,减少河流水量。
 
国家投入待加强
 
针对今年鄱阳湖干旱情况,许多专家加大了增加鄱阳湖科学研究投入的呼吁。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研究员戴年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最近一次对鄱阳湖进行多学科、多部门系统科考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目的是全面摸清鄱阳湖地区的自然资源,此后进行的科学研究多是单个或几个科研机构的单项研究,缺少系统性。
 
“这就像一个病人,只进行一两项检查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只有进行全身体检才能发现问题。现在鄱阳湖就亟须进行‘全身体检’,找出干旱的‘病灶’。”他说。
 
据介绍,此前国家对鄱阳湖相对缺乏重视,一方面由于江西省经济不发达,对鄱阳湖的科研投入难以和处于太湖流域的江苏、浙江等省相比;另一方面则由于相比太湖、巢湖来说,鄱阳湖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不甚严重。
 
同时,许多官员还处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模式中,让他们接受“先保护、再发展”的理念并不容易。
 
“举例来说,在一盆水中滴一滴墨水,把这滴墨水再拿出来要花多少钱?肯定比买一瓶墨水要多得多。”陈宇炜焦虑地说。
 
戴年华则指出,科研投入不够有可能影响单项研究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湖泊保护及管理工作。以研究鄱阳湖地区的候鸟为例,由于候鸟的栖息行为随着季节而变化,研究时需要根据不同月份、在不同地点设置观测点,否则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情况。但现实中,由于鄱阳湖地区面积过大,环境过于复杂,仅用于研究监测的资金都捉襟见肘。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由于缺乏经费、人才等原因,目前鄱阳湖地区生态保护的基础研究非常薄弱,对湿地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价值和作用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各部门、单位在自己的领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难以共享,并造成大量的重复研究,这些情况制约了对鄱阳湖湿地系统的有效管理与保护。
 
记者了解到,鄱阳湖地区包含南昌、九江、上饶3个市以及12个县市区,涉及水利、环保、农业、林业、交通、土地以及卫生等多个部门,管理十分复杂。
 
一方面,3个地级市在鄱阳湖管理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对资源开发出现恶性竞争。例如一个城市在捕鱼管理上比其他城市严格,那么该市的渔民肯定有怨言,反之也是如此。
 
“最终的结果就像大家在一个桌上吃饭,菜转到你面前,你不多吃,一会就没有了,所以大家都疯狂地掠夺资源。”戴年华说。在他看来,解决的办法是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规定什么能“吃”、一次“吃”多少。
 
另一方面,鄱阳湖地区还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生态监测方案,数据共享体系尚未建立,不同部门监测数据相互“打架”的事经常发生,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共享平台,以有效提高研究与管理水平。
 
建坝起争议
 
对于治理鄱阳湖干旱问题,地方政府似乎已等不及学者拿出解决方案,他们打算采取一种似乎更加直接有效的方法——建水利枢纽工程。2月1日,时任江西省代省长鹿心社在江西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将支持鄱阳湖申报世界遗产,力争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尽早获得国家批复开工建设。
 
据悉,鄱阳湖水利枢纽拟建于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处,即在星子县的长岭与都昌县的屏风山间,修建一个由108个水闸组成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交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采取“调枯不调洪”的运行方式,发挥鄱阳湖分洪作用,在枯水期则关闸蓄水。
 
当地官员表示,建大坝是解决鄱阳湖水危机的当务之急,不但可以保证鄱阳湖枯水期有水,还能改善水质,并产生一系列综合效益。
 
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曾对媒体表示“巴不得项目立刻上马”,“建水闸不为江西一己之利”。然而此观点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反对这种以“动手术”的方式解决干旱问题的方案。
 
崔丽娟认为,该工程建成之后,将极大改变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而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一个最有可能发生的后果就是将给来鄱阳湖区越冬的白鹤带来灭顶之灾。”
 
据了解,白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都会来鄱阳湖区越冬,以鄱阳湖区沉水植物的冬芽为食。但是,鄱阳湖区的沉水植物只有在3米以浅的水中才能生长,因此,一旦湖区蓄水,将直接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而导致白鹤食物缺乏。
 
事实上,类似的事件已在2010年发生过。在国际鹤类基金会副主席James Harris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2010年夏天鄱阳湖区发生特大洪水,其最高水位距历史最高水位相差不到一米。这种高水位的环境使鄱阳湖地区沉水植物大量死亡,继而使当年年末前来越冬的白鹤食物出现短缺。虽然当地政府采用多种方式为白鹤等鸟类投喂食物,但是却产生了事先没有预计的后果——由于不适应人工食物,当年白鹤产卵率极低。
 
“建设‘水利枢纽工程’肯定会对白鹤这一物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而且,一种物种灭绝可能短时间对我们人类自身难以造成明显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极有可能毁灭一个生态系统,进而危及到我们自己。”崔丽娟说。
 
在崔丽娟看来,这种担心绝非危言耸听。因为鄱阳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冬陆夏水”,即湖区水位季节性的变化。建立水利枢纽工程之后,将减缓乃至使这种自然现象彻底消失,鄱阳湖也将由湖泊变成一座水库,当地生态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
 
鄱阳湖干旱周期
 
多数专家认为10年为一个周期
 
上世纪60至70年代,水量偏少
 
70至80年代,水量比较多
 
80至90年代,水量中等
 
90年代至2000年,水量较多
 
2000年后,进入干旱期
 
《中国科学报》 (2012-02-06 A3 深度)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