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荻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3 10:28:44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关系职称”是大学行政化之果
 
■卢荻秋
 
四川省宜宾学院近日公布了新一轮职称评定的校级评审结果,很多学术科研业绩评分在学科组排名靠前甚至排名第一的教师发现自己落选了,而一些业绩评分远远低于他们的人以及行政处室的管理人员却在名单当中。
 
该评上的评不上,不该评上的却榜上有名,职称评审中的这类怪现象近年来曝光颇多,但在各地高校中依然层出不穷。原因何在?宜宾学院此次职称评定中暴露出的问题,可以作一注解。
 
据报道,该校申报副高任职资格须通过三轮评议,首先由学科组评议通过,再报校评审委员会通过,最后由学校向省教育厅有关学科组推荐评审。其中,校级评审前要对申请晋升人员的业绩根据文件规定进行量化考评并予以公示,且学科组和校级评审均采取票决,赞成票超过2/3方能通过。
 
如此规定不可谓不详尽,程序不可谓不规范,规则不可谓不公平。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来衡量和评价申请晋升人员的业绩,就不可能出现优汰劣胜的结果。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显然是执行过程中个人意志对规章制度的凌驾。
 
报道指出,该校学科组和校级评审委员会在进行票决时,只看最终得票情况,而对投票者是否不折不扣地执行评审规则,是否真正参照业绩评分作出评价,是否综合考量晋升申请人员的资质与德才素养,都没有任何有效的约束。典型的现象是,评委们往往根本不看参评老师的业绩评分,“刚开始念参评老师的材料时,评委们都已经把票投好了。你问评选理由,从来不给理由”。
 
如此这般,通过貌似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和程序后,得出的只能是远远偏离学术标准的“关系职称”。而“关系职称”的背后,则是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一类的世俗恶习,是管理部门对违背学术标准这一现象视若无睹的官场恶习,是手握评价权力的人为所欲为的学术恶习。
 
究其根源,大学愈演愈烈的行政化趋势是“关系职称”屡见不鲜的症结所在。显而易见,在行政权力高度集中且掌控一切的环境中,以崇尚科学、求真务实为核心价值诉求的学术行为,无论具有多么毋庸置疑的正义性,最终都难免沦为权力勾兑、权力角逐、权力舞蹈的牺牲品。
 
因此,要杜绝“关系职称”一类现象的发生,大学必须深刻反思行政文化凌驾于学术文化之上的现实困境,踏踏实实地从弘扬学术文化、重塑大学精神做起。
 
《中国科学报》 (2012-11-03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