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9 9:15:15
选择字号:
北京市电加工所所长杨大勇:十年做成一件事

 
■本报记者 黄明明
 
载人航天、歼十战斗机、国家大飞机……这些高精尖产品对普通人而言似乎遥不可及,但从北京牡丹园不起眼的平房实验室里走出来的电火花加工技术,正悄然支撑着这些高精尖产品的心脏——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的完成。
 
而北京市电加工所所长杨大勇,就好比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发动机。1972年出生的他,追逐理想,是个工作狂。
 
当他的同龄人把去外企或者出国当做第一选择时,博士毕业的杨大勇却来到了北京市电加工所。
 
退休之前,杨大勇只准备干三件事,十年做成一件事。第一件已经实现——电火花加工中的脉冲电源控制系统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
 
选择和坚守
 
当杨大勇选择从事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时,北京市电加工所已经由科研单位转制为企业。
 
“我看好这个项目,很值得干。”对于当初的选择,杨大勇很坦然。
 
电火花加工技术是特种加工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最早应用于二战时期。电火花加工系统需要集成计算机、微电子、数控、电力半导体、机械等多学科的知识,极为复杂。
 
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电加工所和日本沙迪克公司合作开始制造三轴电火花加工机,中国才开始走上国产电火花加工机的研发之路。
 
“电火花成型机的发展空间在于其精密微细和特殊材料,多用在军工、航天等特殊领域,国外在关键技术上封锁,自主知识产权非常重要。”杨大勇说。
 
虽有多年的积累,但要想让精密电火花数控设备真正国产化应用,只能通过引进、吸收、再创造,而这一过程注定漫长。
 
其间,杨大勇也不是没有动摇过。
 
工作两年后,有一次所里分房子,杨大勇虽是技术骨干,但因为工作时间的限制,所里也不能作出承诺,他有点沮丧。
 
妻子问他:“你觉得有价值吗?如果你觉得值,那就继续做吧,没有房子也没关系。”
 
为这一句话,杨大勇选择了埋头继续。
 
十多年的坚守终于得到回报。其间,杨大勇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推出了5轴联动N850、B50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BDM系列精密数控电火花工具磨床等产品。
 
在第六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N850精密数控五轴五联动电火花成形机床”获国产数控机床最高奖——春燕奖。
 
市场考验
 
2011年5月16日,由北京市电加工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特种材料复杂型面加工的五轴联动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863”计划重点项目“五轴联动精密电火花加工技术与装备”成果鉴定会召开。
 
验收现场,有业内一流的专家,也有实际检验产品的用户。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性初的两段话让杨大勇至今记忆犹新——
 
“为了机床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立项,我们一群院士呼吁了很长时间。听完各位专家和用户的评价,我卸下了包袱——这说明当年的选题和选择的承担单位是正确的。”
 
“以我这位机床行业的老兵看,北京电加工所从技术、软件到数控系统都真正是他们自己做的,并在怎样用好机床、工艺开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项目是国家急需的,北京市电加工所实现了成果的产业化,而不是束之高阁。”
 
用户的评价则让杨大勇落泪。
 
西安航空动力公司特种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逸飞说:“这么多年来,公司引进了很多进口设备,N850让我们第一次感觉国产设备在精度、系统稳定性、操作方便性等很多方面都优于购买的进口设备。”
 
杨大勇清楚地记得2006年生产电火花加工机床B30的那段日子。
 
由于机床的一项指标出现了不稳定性,用户提出退货。经过连续25天通宵达旦的工作,几乎查遍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点,仍没排查到原因。团队里的技术人员几乎绝望了,杨大勇重新整理了思路,咬牙坚持到第28天的时候,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给自己的产品设计最严酷的考验环境,为自己的成果创造最苛刻的检验条件。”数十年来,杨大勇始终用这两句话来激励自己。
 
“我们这些年来为之奋斗的,不是科研成果和科学论文,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应用。我们国家的科研太需要产业化了。”杨大勇感叹。
 
“等号哲学”
 
十多年过去了,杨大勇住的地方没变,工作的地方没变,甚至连便于工作穿的黄球鞋的牌子也没变。他依旧加班到晚上10点钟,依旧没有时间陪家人,依旧保留着午饭时抽空听广播的习惯。
 
变化的是,他从一名学生变为电加工所肩挑大梁者,他带领的团队实现了精密电火花成形机床由三轴联动到四轴联动再到五轴联动,并成功应用在军事、航空等高精尖领域。而由于长期劳累,他的发型也变成了“孟非头”。
 
“人生就是一个等号,永远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总是奢望左边少做点,右边多得点。但当你的耕耘是负号的时候,右边收获的也必然是负号。”
 
这就是杨大勇的人生哲学——“等号哲学”。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同学、朋友聚会的时候,比工资、比车子、比房子,却没人比进步、比积累。”杨大勇感叹说,“做科研可能数十年都默默无闻,经济上也可能不是很富有。科研人员,如果和别人比享受,那我只能说,你选错了路”。
 
“在这个大谈创新的时代里,我们老是期待用一种方法替代现有的方法。殊不知,如果没有优化、没有积累,何谈创新。”
 
在杨大勇看来,所有的创新,都是在一步步优化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进步。
 
“以机床为例,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的目标是在之前的水平上,把指标提高一点点,这就够了。再下一个十年,我们再把工作效率、加工质量、制造精度再提高一点点,可能就会赶上或者超过国外。”
 
《中国科学报》 (2012-01-09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